●山柰:又称沙姜,闻起来有纯浓的芳香气味,辛辣带甜 。在卤水中可去膻臊、提香调味 。每50斤卤水需要加入15克左右 。
●良姜:又称高良姜、小良姜 。闻起来有辛辣的气味,多用在肉类菜肴中,可除臭矫味,遮盖异味,形成菜肴独特的风味 。一般来说在卤水中还有定位味的作用,就是让香味不仅可以闻到,还可以尝到 。每50斤卤水需要加入20克左右 。
●白豆蔻:气味芳香,味道辛凉,有一股薄荷般香味,可除腥除膻,增香口味,也可压制或者掩盖其他的风味 。白豆蔻的用途比较广,几乎所有的食材都有用到 。每50斤卤水需要加入20克左右 。
●荜拨:味道辛辣,有种类似于胡椒的味道,但是比胡椒更有层次 。在卤水中可去除食材的异味,增加香味和回味 。但是用量过大会有些酸味,并且颜色比较重,使用时控制其用量 。每50斤卤水需要加入10克左右 。
●砂仁:调味良药,渗透力强,具有去腥,除膻、赋味增香等作用,也可增加复合香味,味美清香,有爽口清凉感 。每50斤卤水需要加入15克左右 。
●肉蔻:尝之辛辣,闻起来有浓烈温和的香气,能去腥除异味、增香防腐,卤肉必备的香料之一 。在卤水可使肉味独特,鲜香盈口 。每50斤卤水需要加入15克左右 。
可能小伙伴们越看越糊涂,因为上述很多的香料都具有去腥、除膻、增香的作用,在实际中到底用哪一种呢?是都用还是只用其中一种呢?下面我再给大家将香料做一下分类 。
出香味的有:香叶、草果、丁香、桂皮、陈皮、砂仁、香茅草等 。
去腥臭异味的有:白芷、草蔻、山柰、良姜、木香等 。
去土腥的有:红豆蔻、白豆蔻等 。
出甜味的有:甘草、罗汉果等 。
出回味的有:八角、小茴香等 。
上色的有:姜黄、栀子、藏红花等
出辣味的有:干辣椒、干姜、胡椒等 。
出麻味的有:花椒、麻椒、青花椒等 。
五香型:八角、肉桂、小茴香、花椒、丁香、山柰、砂仁、陈皮、甘草、胡椒等 。
麻辣型:在五香的基础上加入花椒、荜拨、干姜、辣椒、良姜等 。
浓香型:在五香的基础上加入肉蔻、砂仁、香叶等 。
以上为大体的几种香型,而后还要根据配伍的规律“君臣佐使”进行细搭配,如:
适合卤猪肉的:八角、桂皮为君料,搭配肉豆蔻、良姜、砂仁人为臣料的浓香型 。
适合卤烧鸡类:以桂皮、白芷、良姜为君料,搭配草果、陈皮、小茴香、草蔻等为臣料的浓香型 。
适合卤牛肉类:以小茴香、八角为君料,搭配桂皮、陈皮、荜拨、甘草为臣料的淡香型 。
适合卤鸭货的:以辣椒、花椒为君料,八角、桂皮、草果、砂仁、荜拨、沙姜为臣料的麻辣浓香型 。
1.香料本身有很多带有黑色素,并且在售卖运输中有灰尘,所以在使用前需要用温水浸泡去除杂质 。
2.使用料包型的香料,为了使出香速度趋于一致,个头大的必须砸开使用,比如白芷根、肉桂、草果、肉蔻等 。
3.关于香料是否提前炒制有很大的争议,其实在我看来,虽然香料含有脂溶性的呈味物质,但是我们在卤制动物性食材中,经过长时间的卤煮,动物性食材势必会释放出很多的油脂,所以即使不先用油炒制,也一样不妨碍脂溶性呈味物质的释放 。不过在新起卤水时候,大家可以使用炒制的方法,后期就可以不用了 。
4.使用料包型香料,大家不要将口袋扎得太紧,以免影响其香味的释放 。
5.还是强调一下关于香料的用量,香料虽然可以为食材去异增香,但是它的用量不可能太大,否则就会出现很浓厚的中药味,适得其反了 。一般来说香料总量占食材总量的1.2%~1.5%左右 。换算后也就是每100斤食材加入香料600克~750克左右 。当然了卤一些牛羊肉、猪肉的下水类食材,本身的异味比较大,那么香料包分量也会比较大一些 。而在卤一些鲜香比较足的食材,如鸡、海鲜等食材时香料的用量相对较少 。
- 惠州淡水镇,惠州淡水镇离深圳有多远
- 韩国钢琴家,韩国钢琴家July现状
- 有谁知道牛郎织女中牛郎的故乡在哪?有何为证?
- 如何评价“爱了就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句话?
- 华为鸿蒙为何不先用在他的平板上做尝试?
- 抖音灯牌怎么去掉?多少钱?
- 西南民族大学是几本啊
- 五院四系哪个分最低 五院四系是哪些学校都在哪
- 怎样快速看懂水电安装图纸?
- 大家都知道什么民间鬼故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