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什么意思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赏析

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什么意思”的核心内容以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赏析”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往下看 。
人要去锻炼自己的人格、风骨 ,
不要随风雨破落 ,
失去自己的样子 。
——林清玄


一场秋雨一场凉 。


在古人的诗句中 , 秋总是冷清的 , 萧瑟的 。


正如范仲淹所写:纷纷坠叶飘香砌 , 夜寂静 , 寒声碎 。


秋的黯淡 , 是因为花的离场 。


姹紫嫣红纷纷躲避风雨严寒 , 凋零沉睡 , 以待来年 。


可花中也有那不服气的主儿 。


秋风狂 , 她偏要长在风中 , 秋雨凉 , 她偏要开在雨里 , 因为有她 , 秋才有了色彩 。


她便是秋日里的万花之王——菊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什么意思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赏析

文章插图




提起菊花 , 总会让人想到那个在丛丛傲菊中迎风而立的女子 。


《甄嬛传》中的沈眉庄 , 是让很多人意难平的角色 。


刚入宫时 , 初承皇恩 , 皇上知道她爱菊 , 便命人将名贵的绿菊都搬到她宫中 , 她住的地方 , 也叫存菊堂 。


皇上问她 , 为何喜欢菊花 。


她说 , 喜欢菊花的气节 , 接着便吟出了那句暗示她一生结局的诗:


“宁可枝头抱香死 , 不曾吹落北风中 。 ”


一个长在封建王朝的女子 , 竟能有此等觉悟 , 怪不得网友都说 , 要是她专心搞事业 , 甄嬛都不是她的对手 。


《甄嬛传》原著作者流潋紫 , 以此诗为基调 , 奠定了沈眉庄一生的色彩 。


或者说 , 这个人物本就是从这句诗里脱胎而来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什么意思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赏析

文章插图




其实 , 这句诗并不是流潋紫原创 , 而是出自宋末诗人郑思肖笔下 。


或许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


没关系 , 读懂这首诗 , 便读懂了他的一生 。


《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 , 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是一首咏物诗 , 亦是一首咏怀诗 。


他写的是秋日里独自盛开的寒菊 , 更是乱世中不失本心的自己 。


花开不并百花丛 , 独立疏篱趣未穷 。


菊花在秋日姗姗来迟 , 并不与百花争艳 。


她有些傲娇地放出话来:


你们要挤在一处分个高低 , 那便随你们去吧!我就孑然开放在野外篱笆之下 , 心中的乐趣是你们这些俗物不会懂的 。


而诗人郑思肖也是如此 。


他生于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 , 字叔起 , 号菊山 , 曾任和靖书院山长 , 一身文人风骨 , 善画能诗 , 远名利浮华 , 明忠孝廉义 。


太平年代 , 任官场之中尔虞我诈 , 争名逐利 , 他不争不抢 , 潜心研学 。


一如独立疏篱的寒菊 。


而元军大举南下之时 , 他却亲到临安 , 上书天子 , 怒斥肉食者不闻民意 , 滥权误国 。 希望能够整治官场 , 革除弊端 , 方能救国 。


只可惜 , 他的一片丹心并未受到重视 。


祥兴二年(1279年) , 崖山海战之后 , 南宋灭亡 , 他成了亡国之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