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什么意思”的核心内容以及“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往下看 。

文章插图
学而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 ......
师:再看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前人解读这个“愠”是生气 , 说君子不跟小人生气 。 这是把君子跟小人放一起比较了 , 其实君子和小人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 什么气不气的都无从谈起 。 比如你对一个没有见过长城的人说长城多么多么好他听得懂不?听不懂 , 他没有去过怎么会懂呢 , 说了也白说 。
“愠”音同蕴(其实应该是通蕴 , 可惜新华字典暂未收录) , 这个蕴啥意思?蕴藏、蕴含 , 啥意思呢?任何人对你的任何看法 , 不往心里去 , 叫“不愠(蕴)” , 不往心里装 。 为什么不往心里搁?因为差距太大了 , 就不是一个层面 , 叫“道不同不相为谋 。 ”比如某人对我说:“有个赚钱的项目你干不干?”我会说以后不要跟我说这些 , 我与商业无缘 。 这跟生气不生气根本没关系 , 小人说的话跟君子有关系吗?所以“不愠”意思是不往心里装 , 对于红尘中的事情不感兴趣 。 因为你见到那个祂了 , 见到久违的老朋友了 , 开启智慧之门了 , 这时候才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所在 。 这个时候彻底与小人划清界限了 , 成为君子了!“不亦君子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君子了!

文章插图
这三句话是一个整体 , 第一句话讲从修行到开悟;第二句话讲随着修行的深入 , 智慧洞开 , 见到了智慧之光(朋) 。 你完成了这两步 , 就来到了第三步 , 你成为君子了 。 后文有“不知命 , 无以为君子 。 ”什么叫知命?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 不是会算命了 , 是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 所以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和意义的人叫君子 。 当然 , 前提是开启智慧之门 。 开悟的人称为君子 , 不开悟的人叫小人 。 孔子在《论语》的第一章第一段把小人和君子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
【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什么意思 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那这第一段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点明了人生的意义所在?人为什么活着?下面是不是该具体讲怎样活了?所以下面从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解读如何修行 。

文章插图
大家分享一下学完第一段的感受 。
无余:之前很多学者都把“学而时习之”这个“习”解释为实践 , 但是我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 因为作为传世经典的开篇必须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且影响深远 , 像那样的解释我是不能够满意的 , 但到底少了什么 , 自己智慧浅薄 , 又不知道 , 所以一直如鲠在喉 。
老师的解释为我揭开了谜团 , 醍醐灌顶一般 , 的确可以证明 , 孔子不愧为古圣先贤 , 我认为这才是孔圣人的本来面目 。 今天我才明白《论语》原来这么博大精深!
- 如何看待方方向抗疫英雄捐120万,而司马南分文未捐这件事?
- 冻饺子煮8分钟能熟吗
- 如何使用吸奶器,能更快的吸出来,而且吸的干净?
- 你知道为什么圣诞老人会把礼物放到袜子里,而不是放到帽子里吗?
- 和尚和屠夫的故事,为什么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地狱了?
- J联赛将放养,外援注册人数不再限制,而中超在足协新政下失风采,你怎么评价?
- 十多年的朋友感情会因时间而改变吗?
- 收纳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收拾,而是需要规划
- 如何做一个简单而幸福的人?
- 何为国学?学国学从哪里入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