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交战双方列阵面对,一方各派一人上马单挑厮杀,真实情况如何?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历史上对于“阵前单挑”的记载,我们会感觉到,这种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单挑习俗,应该来自于外来的草原民族 。这个习俗,一直不怎么受中原文化待见 。
古老的”致师礼“开战之前,先选拔精锐勇士进行一次嚣张的表演,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流行 。
不过,堂堂华夏的玩法,要雅观、气派多了 。
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命令姜子牙与百夫”致师“ 。
所谓致师,是一种宣战仪式:一个最精锐的百人队,冲向敌阵,俘虏一个敌军将士回来 。,当时的专业术语叫”摩垒而还“ 。
这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常规战斗开场白 。《周礼》专门设立了执掌”致师“事务的将官,叫”环人“ 。
这种古老的礼仪,本质是通过精锐的行动,鼓舞士气!

古代人交战双方列阵面对,一方各派一人上马单挑厮杀,真实情况如何?

文章插图
古代周人的“致师礼”规范、端庄,是较早的开战仪式 。愣子约架,单挑取代战争楚汉战争时期,项羽曾经和刘邦说,咱们不要再伤害百姓、士兵了,咱俩单挑一决胜负不就完了?刘邦没搭理他 。
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记得 。
可是,古代战争这么多,当然有愣子会答应这种约架的了!
春秋时,鲁国和莒国开战 。双方主帅就约定,”徒手单挑“来决定胜负,输了的滚蛋 。
季友和公子拿大打出手 。季友打不过了,偷偷拔刀杀了公子拿 。
莒国失了主帅,退师而还 。
”马斗“疑似来自少数民族的传统至于大家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马斗“,当然在现实战争中不会是主流 。(即使在单挑发生频率最高的隋唐五代,都不是主流)
不过,因为中国历史足够长,因此,发生的次数数起来也不算少 。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马斗“应该来自于游牧民族 。
古代人交战双方列阵面对,一方各派一人上马单挑厮杀,真实情况如何?

文章插图
三国就一场像样的单挑,我赢了,所以我是冠军,散了,散了 。《三国演义》中,各路单挑达人的故事,基本都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创作 。
不过,汉末三国时期,确实发生了较早的”马斗“ 。
这次接近演义体系的单挑,发生在凉州军 。吕布和郭汜单挑 。
其余的几次猛将之间的直接交手,如关羽刺颜良,发生在大军交战中 。孙策与太史慈的对决,发生在极端小规模的遭遇中 。与演义中的阵前都马,还是有较大不同 。
而凉州军,此时就是有大量羌人、胡人参与的 。西凉军在长期的征战中,也养成了许多羌人、胡人的习俗 。
随着胡人影响逐渐加深,华夏大地一度单挑频次较高随着五胡乱华,各类胡人在中原大地征战不休 。胡人的战斗习俗对中国的战争习俗影响非常大 。
这一阶段,单挑决胜的记载开始密集起来 。
隋朝时,史万岁单挑突厥,击退对手 。
唐朝时,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虽然有文学作品拔高的部分,但是,毫无疑问,薛仁贵靠个人勇武击杀敌军精锐,使得敌军镇服 。
古代人交战双方列阵面对,一方各派一人上马单挑厮杀,真实情况如何?

文章插图
个人勇武决定整个战役走向的事例,主要发生在与草原民族的战争中.到了唐末五代,沙陀人的军事影响下,单挑的频次就更高了 。周德威、单挺圭、夏鲁奇,各类单挑达人层出不穷 。
可是,我们会发现,这种单挑,多发生在对北方草原民族的战争,或者这些草原民族彼此之间的战争中 。
而汉人之间的战争中,这种单挑出现的频次非常低 。大家并没有接受这种决胜负的方式 。
古代人交战双方列阵面对,一方各派一人上马单挑厮杀,真实情况如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