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栽培高产的露地西瓜?( 二 )


如何栽培高产的露地西瓜?

文章插图
播种育苗
露地栽培一般于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6月下旬开始收获上市;秋西瓜7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将准备播种的西瓜籽,置阳光下晒5 ~ 10 h,以提高种子发芽能力 。可用55℃温水浸种消毒,不断搅拌至水温降至30℃左右 。浸泡4 h后,清洗种子,搓去种皮粘膜,用1 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再浸4 h,清水冲洗,然后用湿毛巾包紧置于30℃ ~ 33℃环境下催芽,一般36 ~ 48 h即可“露白”,催芽长度以不超过种子长度为宜 。
如何栽培高产的露地西瓜?

文章插图
苗床土配制方法较多,常用2/3草炭土加1/3未种过瓜的大田土拌匀过筛,或1/3腐熟农家肥加2/3大田土 。每立方土加2 kg过磷酸钙,用800倍多菌灵液消毒,或用甲醛熏蒸 。播种于育苗盘内,种子应平放,芽尖向上,上盖细营养土1.5 cm厚,并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液浇透育苗盘,温度保持在25 ~ 30℃,以保证出苗整齐 。出苗后温度保持在18 ~ 28℃即可 。苗床宁干勿湿 。早春应防止冻害,保证充足光照 。夏季应防幼苗高温徒长 。
西瓜也可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采用专用瓜类育苗基质 。春大棚西瓜育苗一般采用48孔或54孔穴盘,苗龄30 ~ 32 d 。穴盘规格540 × 280 × 5.5 mm 。挑芽长基本一致的西瓜种子平放入穴盘播种孔的正中,一穴一粒,再用基质盖好刮平,整齐地排放在苗床上 。播种深度以1 cm为宜,不宜超过1.5 cm 。过浅易导致种子带帽,过深,出苗时间迟,瓜苗质量差 。种子摆好后及时用喷水壶喷足水并覆盖一层地膜,以利保温保湿,1 000株/20张穴盘 。营养钵(10 cm × 10 cm)采用护根育苗,可减少根系损伤并有较大的生长空间 。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10 × 10的营养钵中,装钵时稍按一两下,留1 cm高不装土,留着播种 。然后将营养钵整齐摆放于苗床,摆平排紧 。种肥对幼苗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幼苗小,需肥量少,一定要精肥少施 。
如何栽培高产的露地西瓜?

文章插图
苗床管理
播种后2 ~ 3 d及时查看苗情,当种子有一半左右出土时,及时揭去地膜,见光绿化,子叶带帽出土,要及时人工“脱帽”,揭膜迟容易形成“高脚苗”,播种至齐苗前棚温白天控制在28 ~ 32℃,夜间保持温度18 ~ 20℃,增温出苗 。齐苗后到第一片真叶出现,要适当通风,降底床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2 ~ 25℃,夜间保持温度15℃左右,防止出现高脚苗 。幼苗破心后棚内温度白天27 ~ 30℃,夜间20℃左右,定植前4 ~ 5 d降温炼苗,白天18 ~ 22℃,夜间13 ~ 15℃,应尽量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时间,降低棚内湿度,浇水应在晴好天气中午进行,浇后及时通风降湿 。基质育苗穴盘的穴孔容积小,基质容量少,播种后保持基质湿润是苗齐苗壮的关键 。穴盘排放时要尽量保持穴盘水平,保证穴盘基质水分均匀不积水 。出苗2周以后,适当喷施叶面肥,同时要适当控制水份,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移栽前一天适量浇水,保持基质整体湿润,便于起苗移栽 。
如何栽培高产的露地西瓜?

文章插图
合理密植
西瓜属喜光作物,种植过稀,虽然单株产量可能提高,但群体产量降低,造成地力的浪费,漏光损失严重 。种植过密,下层叶片易过早枯黄脱落,植株长势减弱,单株产量下降,群体产量可能稍有提高,但商品率和品质降低 。早熟品种定植密度以900株/667m2左右为宜,中晚熟品种,以800株/667m2左右为宜 。同一品种,早熟栽培可适当密植,晚熟栽培应适应稀植;多蔓整枝适当稀植,单蔓整枝适当密植;土壤肥力差,适当密植,肥力强,适当稀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