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庞统、法正不死,刘备白帝城托孤,还会托给诸葛亮吗?
----若庞统、法正不死 , 刘备白帝城托孤 , 还会托给诸葛亮吗?//----
----若庞统、法正不死 , 刘备白帝城托孤 , 还会托给诸葛亮吗?//----
"multi_version":false
诸葛亮政权的几个核心人物 , 诸葛亮、庞统、黄权、法正 , 法正排名要在黄权之后的 。 庞统为人太过傲慢 , 对敌多存轻敌之心 , 不在托付的参考人选中 , 法正是有严重性格缺陷的 , 也就是政治小白 , 黄权是综合型人才 , 在治国兴邦上不如诸葛亮 , 但在军事上要稍强些 。 如果黄权活着或许会出现两位辅臣的情况 。
刘备为什么会倾蜀汉全力发动夷陵之战?
刘备依附刘表 , 屯兵新野期间 , 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 , 隆中对定下三分天下得其一 , 待到时机成熟荆州、汉中同时出兵 , 对曹魏形成包围之势 , 进而统一天下、匡扶汉室 。 然而世事难料 , 刚刚夺取汉中 , 称汉中王之后 , 关羽北攻襄阳期间 , 东吴偷袭了荆州 , 致使荆州丢失 , 关羽被擒杀 。
一年后 , 刘备倾全蜀汉之力 , 以报仇为名对东吴发兵 , 实则是为荆州而来 , 更确切的说是南郡的江陵 , 也就是赤壁之战曹操驻军的地方 , 这里水路交通发达 , 荆州七郡中用武的首选 。 政治谈判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做支撑 , 只有大军压境才能与孙吴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大的利益 , 所以刘备刚刚发兵时候 , 孙权讲和才会遭到拒绝 。
然而一切都是那么的意外 , 夷陵之战 , 陆逊一把大火烧掉了刘备几乎一半的身家 , 刘备兵败 , 逃往白帝城 。
夷陵之战兵败后蜀汉处境是怎样的?
据三国志记载 , 夷陵之战蜀汉兵力约8万人 , 东吴兵力约5万人 。 刘备兵败后 , 蜀汉损失兵力8万 , 损失将领张南、冯习、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 , 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 , 黄权被逼降魏 , 还有在此之前的汉中之战损失的吴兰、雷铜、任夔等 , 在加上关羽、张飞、关平 , 两战之间病逝马超、黄忠 , 刘备的蜀汉政权军事力量损失一大半 。
丢失了荆州 , 隆中对中荆州、汉中同时用兵计划不能实施了 。 对于蜀汉的北伐 , 曹魏只需要防守蜀道就可以了 , 然而自淮阴侯韩信奇袭陈仓之后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便成了经典案例 , 兵家多有研究 , 后人更难效仿 。 在加上益州疲弊 , 刘备病逝后蜀汉政权的波动、难聚众人之心 , 后期的蜀汉也只有防守的份了 , 统一天下、匡扶汉室肯定是没希望了 。
白帝城托孤刘备为什么选诸葛亮?
刘备自夷陵之战兵败 , 退守白帝城之后 , 羞愧难当、一病不起 , 之后不久便病逝于白帝城 。 临终托孤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 , 必能安国 , 终定大事 。 若嗣子可辅 , 辅之;如其不才 , 君可自取” , 诸葛亮听后汗流浃背 , 忙表忠心“臣敢竭股肱之力 , 效忠贞之节 , 继之以死!”
刘备托孤之时还说过一个人 , “马谡言过其实 , 不堪大用 , 君其察之” , 之后街亭之战果然应验了刘备的眼光 。 刘备肯定也知道诸葛亮擅长治国兴邦、战略制定、外交辞令 , 但是开疆拓土、决战两军之间却非其所长 。
无论是东汉光武还是蜀汉刘备 , 都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 , 甚是曹操也常自比刘邦 。 在刘备心中 , 诸葛亮就是他的萧何 , 除了占领益州时庞统战死后诸葛亮带兵前来支援 , 之后总是刘备在前方厮杀 , 诸葛亮在成都治国安民 , 并为前线输送粮草军马 。 这或许就是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位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