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找到了 , 找到了!就是这家的粽子 , 和我小时候吃过的味道一样” , 在崇州市元通古镇一家名为“与粽不同”的门店外 , 每隔一阵总有一些慕名而来的人 , 只为来找寻小时候吃过的粽子味 。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

位于元通古镇的“与粽不同”店

  这家店的老板很热情 , 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文姐 。 说到为什么要开粽子店 , 文姐告诉采访人员:“我姥姥曾经就是做粽子的 , 她所做的味道很好 , 我从小就吃她的粽子 , 后来偶尔尝尝其他人的粽子 , 感觉始终缺点什么 , 我就一直在想 , 不能让这个味道流失 , 我要把姥姥这个味流传下去” 。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

  一片碧绿、一份糯米、一根细绳 , 串起的不仅仅是软糯香甜的糯米 , 还有乡音乡情 , 以及百年来难以割舍的情感 。 也正因如此 , 传承姥姥的手艺成为了文姐赋予自己不可懈怠的责任 。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

  那么 , 小店为何取名为“与粽不同”呢?文姐说到 , 首先是因为粽子都是用的上好糯米 , 使其更有嚼劲 , 吃起来更为可口 , 接着要配上上好的原生态菜籽油 。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

“与粽不同”店包粽子多所用的糯米

  文姐告诉采访人员 , 制作粽子的食材来不得半点虚假 , 她所做的粽子其棕丝是用席草编制而成 。 “每一份原料都是真材实料 , 原汁原味 , 没有任何添加剂 , 这便是‘与粽不同’的独特之处” , 文姐说道 。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

  感受了元通古镇的传统美食 , 再去街子周边逛一逛 , 岂不美哉?

  元通镇一条主街、一条大江 , 一百多幢青瓦粉墙、木结构的民居沿主街麒麟街展开 , 元通交通发达吸纳中西文化和信息 , 因此建筑风格也多有不同 , 且布局不拘格式 , 除了走马转角楼这样的传统 , 也有参与西式风格的混搭 , 如哥特式的当铺 , 如李家大院 , 如外西式、内中式风格的教堂 。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崇州元通古镇:粽子勾起“乡愁” 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

  唤起“乡愁”的粽子 , 伴着不张扬的美景 , 这便是元通古镇骨子里的贵气和原生态的生活节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