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好一阕《满庭芳》?

《满庭芳》——回望命运无情,少年有恙,冬夜踏雪孑行 。残月荒野,路遥盼光明 。一腔愁苦谁诉,空悲愤,把酒伶仃 。屡怅惘,双目含泪,羡煞万家灯 。
漂萍,终靠岸,几声破晓,马蹄春风 。只觉到,人生得意步轻 。秋景最是壮美,历寒暑,更谙花红 。寄尘世,苍穹大爱,今夜满天星 。

如何填好一阕《满庭芳》?

文章插图
首先有些在回答之前需要谈的东西:
第一点,词本‘倚声之学’,在最初都是配着曲调唱的,但在明清之后,词的唱法、乃至古调的遗失,使得词这种文体脱离了音乐性,以致于明清之后的文人填词都是按着词谱的四声来填写 。很多人也因此把【填词】当成了【写诗】------拿着所有词牌都当一个词牌来写 。殊不知虽然【词】丧失了音乐性,但通过每一曲调的句度长短、字音轻重、韵位疏密和它的整体结构,依然能看到一些曲调的声情配合的关系,而每个词牌都有不一样的“声情配合的关系” 。
其次,讲如何填《满庭芳》,也就是讲如何填词 。如果更确切的说是,学填词需要学的东西 。我们说词填的好,为什么填的好?很简单很直接的讲就是‘感情’到了,技巧到了 。那感情这种东西不能教也不用教-----情绪都是一样的喜怒哀乐,但是有的人可能反应更‘矫情’ 。这种触感是天生的,至多也就是能改善(比如提高审美、语感),却也是不能改变的(填词需要的确实是一些比较幽微细腻的感觉的) 。那我们能学的,也就是词中“每一曲调的句度长短、字音轻重、韵位疏密和它的整体结构”所代表的含义 。那我们谈如何填《满庭芳》,讲的也就是这些东西 。
满庭芳格律如下: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仄、中仄平平 。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仄,中中仄、中仄平平 。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
粗体字:表示韵脚字 。满庭芳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 。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 。
首先,我们从韵脚来看,基本上都是夹句一韵,平仄交替有致,从声律上的变化差近近体诗,所以音节上便是相当悦耳;同时在其中四言句的部分,又多是平仄相对的格式,便使得声容更加和婉 。而从句式上看,通篇几乎都是四六言句,这就使得词牌而是需要层层转进、往复细腻的笔法来推进的,所以《满庭芳》一般都是用来写细腻的情感变化,而非是大开大合的激越 。
那此词牌写法的关键便是:上片第一韵中两个四字句和六字句处的递进、第二韵中四六句的转进要各有层次;其次在接下来第三韵的七字句则是上三下四的逆挽句式,也是整手词唯二(下片还有一处)有别于和谐的拗劲,也是此词中较为隐藏的‘发力点’;而在上片结尾处的三;四;五的句式中要有镜头的推进感 。而词的下片相对来讲句式变化较之于上片便是换头处略有不同,两字句或入韵或不入韵,便是急、缓之辨,且看当时的情感变化决定;唯需注意的是下片结句句式与上片一样,这里注意层次感切不可与上片重复,比如上片是镜头推进,由大而小,那么下片就试着镜头推远,有近及远 。
总而言之,这个词牌因句式变化较少、声情和婉等原因,是非常适合初学朋友作为长调入门的选择,当然,如果是为人豪迈不拘小节的性子,这个词牌恐怕就太过束缚了 。
问题:如何填好一阕《满庭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