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剧情介绍
剧情简介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竖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轫。陈延年和陈乔年因家庭原因记恨父亲陈独秀,父子三人矛盾重重、故事不断。北大红楼,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以《新青年》为阵地与复古派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激烈争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五四大游行、火烧赵家楼、总同盟罢课、“挽蔡运动”、陈独秀被捕、拒签21条等环环相扣、惊心动魄。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新文化阵营发生裂变。陈独秀与李大钊、陈延年、陈乔年等由分到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胡适等人则与陈独秀、李大钊由合到分,走向了全盘西化。《新青年》解体。觉醒年代,大浪淘沙,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曙光初现,社会主义在中国终成必然。 
 觉醒年代第1集剧情介绍
1915年日本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国内政局混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日本给袁世凯送来最后通碟,要求在48小时内同意二十一条,否则就会以东北模式接管山东,并且日本海军也往我国海边逼近。袁世凯与外交部商量说,不是自己不想同意二十一条,而是民众不愿意。日方同时提出,第五条可以后日后在商量,愿意做出让步,但二十一条必须马上签订。袁世凯让润田9号晚上告诉日方,条约可以签,但是第五条的部分条款一定要修订,这是他的底线,不可商量。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正式下令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这一举动遭遇了全国民众的抵制,罢工游行轮翻在各个城市上演。流亡在外的孙中山、黄兴等人呼吁革命者回国战斗。这一消息传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内,李大钊、高一涵气的拍桌子,饭都吃不下。李大钊愤怒的呼吁同学们回国倒袁,正当同学们纷纷响应之时,张丰载泼起了冷水,张丰载觉得中国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革命党奉行的共和制度导致的,他觉得袁世凯的君主立宪制才是真正的符合中国国情。针对张丰载的荒谬思想,李大钊有理有据的驳斥。李大钊的话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爱国热情,纷纷大呼要救国倒袁,他的慷慨陈词被行严听到了,行严为李大钊拍手叫好,还特地询问在一边吃饭的陈独秀,他觉得李大钊的慷慨陈词讲的如何。这时候,同学们才发现旁边吃饭的老头,竟然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陈独秀。李大钊询问陈独秀,应该如何救中国,陈独秀则表明这样的中国无药可救,他的话激发了同学们的愤怒,遭遇了同学们的围殴,李大钊在同学们的愤怒中将陈独秀带离出来。
当两人安全后,陈独秀则点播李大钊,爱国要有立场,现在列强瓜分中国靠的是借债,要想真正救中国,就一定要寻找一条救国的新路,他邀请李大钊和他一起寻找,李大钊同意了。此时,行严给陈独秀送来回国的船票,陈独秀非常开心,他还主动提起自己欠李大钊三个人情,让他日后记得讨要。
回国船上,陈独秀半夜睡不着,感慨国家已经无药可治,光靠政治革命是无法救国,这次回去准备脱胎换骨换人。张丰载也带了一批留学生回国,告诉他们如果袁世凯事成了,自己的二叔就是大内总管,他们也都可以一起去北大上学。
甲板上,陈独秀看到邹永成,招呼都不打一个,易白沙特地提醒他,这个邹永成很有名,也是一个爱国革命将军,之前绝望到自杀。陈独秀则说他犯傻,革命者绝对不能自杀,易沙对于陈独秀的态度特别生气。陈独秀也为自己的态度向他道歉,自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家里出了点事情,心情不好,君曼得了痨病,自己两个孩子跑到上海了。易沙觉得陈独秀对两个孩子太苛刻了,不给生活费,非要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勤工俭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