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1、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 , 于五月五日 , 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 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 , 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
2、碱水粽子的做法1、原辅材料:糯米、碱水、生油 。
2、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去水,放一容器内,倒上碱水一两拌匀(一斤块碱,用一斤水化成碱水) , 待碱水被米粒吸收后,再倒入生油拌匀(必须先放碱水,后放生油 。否则,碱水就不易被米粒吸收 , 米粽吃口就不糯) 。
3、竹箬用清水洗净浸泡在清水里 。取竹箬两张,折拢成尖角斗形,放入糯米二两,再捞取两张竹箬插入尖角斗形粽的左右两边 。先将两边的竹箬向里折拢 , 再将前后的竹箬向里折拢,裹包成四角相等 , 中间稍有隆起的长形五角米粽,用线绳从左到右扎牢 。
4、裹包时要松些,扎得也不要太紧 。裹好后 , 碱水粽子摇起来,里面米粒会动为标准 。包扎得太紧,煮时米粒涨不透 , 会夹生而不软糯 。
5、取一净锅倒入清水,先用旺火烧开,将粽放入子锅内(水要浸没碱水粽子为好) , 在旺火上煮三个小时,再改用小火焖煮三四个小时即可 。
3、肉粽子的做法和配料1、鲜粽叶买回后要洗净,水煮沸后入锅,加盖中火煮20分钟左右,煮好立即开盖晾凉 , 煮好后一定要打开锅盖,否则粽叶就会泛黄绿色
2、花生蜜枣提前泡软 , 糯米洗净泡在水里,准备好这些备用 , 包粽子的方法下面单独讲
3、全部粽子包好后放在一口足够大的锅里,加没过粽子的足量水,把一个笼屉压在上面,同时压一个重物(我妈把家里砍刀压上去了)目的是不让粽子浮起来露出水面 。这样开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煮三个小时左右(视你粽子的多少),记得小时候用煤炉的话,妈妈是把粽子放在炉上过夜的,第二天早上就吃到热腾腾的鲜粽了 。
4、粽叶比较?。?通常会两只叠起来用,这样从尾部卷起一个圆锥
5、 放一点糯米,然后蜜枣和花生,上面再放一层糯米,不要太多,九分满
6、 将粽叶的尾部折过盖起来,左手托好粽子,右手把粽叶尾部对折,记住上面不要盖太紧,要松松地留有一些点空隙 , 否则糯米煮熟膨胀的话会撑破,把粽叶尾部对折后折到一边
7、用粽绳将粽子拦腰捆好
4、闽南粽子的做法和配方1、糯米500g、肉适量、香菇适量、丁香适量、虾皮少量、酱油5g、五香粉少量、味精2g,把粽叶泡好,最好提前一夜泡 。
2、香菇用水泡开,切成小丁状 。丁香虾皮事先准备好 。
3、把糯米先泡一下,泡好后加入5g酱油 。
4、再放点五香粉和味精,搅拌均匀 。肉里放入5g酱油、2g黄酒腌半小时 。
5、把粽叶做出要包的造型 。中间放入糯米,再在上面一次放入香菇、丁香、虾皮等 。
6、最上面再放一层糯米,把粽叶合起来 。最后用绳子一捆就好了 。
7、把所有的粽子包好后,放入装了水的高压锅中 。盖上锅盖,等冒气后 , 再打3-5分钟 。打好后,焖一会再倒出即可 。
5、西米粽子的做法和包法把准备好的西米去除杂质 , 用牛奶搅拌均匀,让西米表面都被湿润就好 。西米不用像糯米那样泡软,这点很方便快捷 。
根据个人喜好,把西米分成两份 , 其中一份倒入抹茶粉,搅拌均匀 。
包粽子的竹叶要提前洗干净用水泡好,然后把红枣切成丝状 , 豆沙揉成小的球状丸子,不要太大个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