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做完流产吃什么好?( 二 )


基本治法:补肾益气,固肾安胎 。
方药运用:补肾育胎丸(罗元恺经验方) 。
吉林人参6~12g,党参、白术各12g,菟丝子12g,桑寄生10g,炒川续断、杜仲各9g,阿胶(烊冲)10g 。
罗元恺教授针对此型提出补肾固冲,健脾养血的安胎原则 。菟丝子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平补肾之阴阳以壮先天之本,为安胎之首选;人参、党参补气健脾,益后天之本以养胎 。二者皆可重用 。桑寄生、续断、杜仲、阿胶补肾养血安胎,白术健脾益气安胎 。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
加减:心烦失眠者,加莲子心5g,炒枣仁9g;脾胃失和者,加苏梗6g,广陈皮6g,砂仁(后下)5g;出血稍多者,加苎麻根15~30g,陈棕炭10g 。
2.偏于阳虚证(肾阳虚证)
证候:妊娠期间胎漏,量少,色淡红无血块,头昏腰酸,夜尿多,小腹有冷感,或有坠痛,有流产史,舌淡苔白根稍腻,脉沉弱 。
分析:久病损伤,或堕胎小产,阳气亏虚,或气虚进一步发展,故胎漏,量少,色淡红无血块;肾阳虚衰,温煦失职,不能温暖腰腹,故腰酸,小腹有冷感,或有坠痛;阳虚不能温运气血和上养清窍,故头昏;肾阳不足,气化失职,故夜尿多;舌淡苔白根稍腻,脉沉弱为肾阳不足之象 。
基本治法:补肾助阳,温宫安胎 。
方药运用: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
菟丝子15~30g,桑寄生12g,炒川断10g,阿胶(烊冲)10g,杜仲12g,怀山药10g,砂仁(后下)5g,艾叶炭6g 。
张锡纯自释云:“胎在母腹者,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虑,且男女生育者,皆赖肾气作用 。菟丝子能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 。寄生能养血,强筋骨,能大使胎气强壮,故《神农本草经》载其能安胎 。续断亦补肾之药,阿胶系驴皮所熬,最善伏藏血脉,滋补肾阴,故《神农本草经》亦载其能安胎也……寿胎丸重用菟丝子为主药,而以续断、寄生、阿胶诸药辅之 。”加杜仲、山药补肾安胎,砂仁理气健脾,艾叶炭温胞止血 。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
加减:形寒肢冷,小腹偏凉者,加鹿角胶(烊冲)10g,紫石英(先煎)10g;脾胃不和者,加陈皮6g,党参15g,白术10g;出血多者,加炮姜3g,陈棕炭10g 。
3.偏于阴虚证(肾阴虚证)
证候:妊娠期胎漏,色红无血块,或小腹隐痛,头昏腰酸,心悸寐差,大便艰行,舌质淡红或有裂纹,脉细滑弦 。
分析:肾阴亏虚,孕后胎赖阴血以养,阴血更虚,血海失藏,故胎漏,色红无血块,或小腹隐痛;阴虚精亏髓减,清窍失充,故头昏;腰膝失养,故腰酸;肾阴亏虚,水不济火,故心悸寐差;阴虚津亏,肠失濡润,故大便艰行;舌质淡红或有裂纹,脉细滑弦均为肾阴虚之象 。
基本治法:滋阴补肾,养血安胎 。
方药运用:滋阴养胎方(夏桂成经验方) 。
当归身、白芍各10g,怀山药、山萸肉、熟地各12g,炒川断、桑寄生各10g,太子参15g,茯苓神各10g,阿胶(烊冲)10g,苎麻根15g,黄连3g 。
方中熟地、山药、山萸肉、阿胶滋阴补肾,当归身、白芍养血安胎,川断、桑寄生补肾安胎,太子参、茯苓补气健脾,茯神、黄连清心安神,苎麻根止血安胎 。诸药合用,使肝肾之阴充足,血止胎安,自无流产之虞 。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
加减:夜寐甚差,心悸明显者,加五味子6g,炒枣仁9g,莲子心5g;胃脘不舒,恶心呕吐明显者,加广陈皮6g,炒竹茹6g;出血量稍多者,加地榆炭10g,白及粉(另吞)3g 。
4.阴虚火旺证
证候:妊娠期间出血稍多,色鲜红,质黏稠,头昏腰酸,烦热口渴,寐差,便艰尿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滑带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