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治法:养血和络,化瘀安胎 。
方药运用:胶艾汤(《金匮要略》)合失笑散 。
炒当归、白芍各10g,甘草5g,阿胶(烊冲)10g,艾叶6g,五灵脂10g,炒蒲黄(包煎)6g,广陈皮9g,川续断10g 。
胶艾汤中阿胶养血止血,艾叶温经暖胞,止血安胎,二者共为主药 。白芍敛阴和营,当归补血安胎,川芎易动血,故弃之不用,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失笑散是化瘀止痛且无留瘀之弊的方剂,胎漏者用之,取其化瘀止血之效 。两方合用,共奏养血和络、化瘀安胎之功 。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
加减:腹胀矢气,胸闷烦躁者,加佛手片6g,广木香9g,苏梗5g;烦热口渴者,去艾叶,加黄连3g,钩藤12g;腰酸神疲者,加黄芪、党参各12g,桑寄生12g 。
7.湿热证
证候:妊娠期间阴道流血,量或稍多,色红质黏腻,头昏腰酸,神疲乏力,纳欠口腻,尿少,腹胀矢气,舌苔黄白厚腻,脉细滑数 。
分析:脾虚湿浊内生,或外湿停滞,内外湿蕴,日久化热,下扰胎元,胎元不固,热迫血行,故见孕后阴道流血,量或稍多,色红质黏腻;湿邪滞于中焦,阻滞气机,胃失和降,故纳欠口腻,腹胀矢气;湿邪内阻,清阳不能上升,故头昏;湿浊中阻,有碍脾运,故神疲乏力;胎系于肾,胎气不安,故腰酸;湿热伤津,故尿少;舌苔黄白厚腻,脉细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
基本治法:清热利湿,健脾理气 。
方药运用:加减固经丸(《医学入门》)合异功散 。
炙龟板(先煎)9g,白芍10g,炒黄柏9g,炒子芩9g,椿根白皮10g,白术10g,党参10g,茯苓12g,陈皮6g,苎麻根15g,炒蒲黄(包煎)6g 。
方中龟板滋肾固冲,为君药,黄柏坚阴泻火,佐龟板以纠正阴虚火旺的不平衡状态,两药相合,对下焦肾与子宫有重要的“滋、清、固、封”作用 。白芍、椿根白皮助龟板滋阴养血,固冲止血;黄芩助黄柏清热安胎;蒲黄能化能止,化中寓止,以防清热留瘀之弊;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 。异功散为四君子汤加陈皮,其中党参益气补中为主,配白术健脾除湿,这是益气健脾法的关键所在,且白术尚有安胎之功 。茯苓淡渗利湿,既祛脾虚所生之湿,又利湿以助脾运,使参、术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陈皮理气健脾 。两方合用,凉而不滞,湿热除而胞胎安 。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
加减:腹胀矢气,大便偏溏者,去龟板、黄柏,加煨木香9g,砂仁(后下)5g;腰背酸楚明显者,加桑寄生12g,杜仲10g;胃脘痞胀,恶心泛吐者,加广陈皮6g,炒竹茹6g,苏梗6g 。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滋肾育胎丸每次5g,每日3次,适用于胎漏、胎动不安属肾虚者 。
2.胎产金丹
处方:当归、丹皮、川芎、艾叶、白薇、延胡索、党参、赤石脂、茯苓、白术、鳖甲、熟地、没药、甘草、五味子、青蒿、香附等 。
服法:每服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
适应证:气血亏虚之胎动不安 。
【转归及预后】
胎漏、胎动不安者,若胎元未殒,经及时有效治疗后,大多可继续妊娠,分娩出健康的婴儿 。若胎元已殒,则会发展为堕胎或胎死不下 。若为父母遗传基因的缺陷或子宫畸形等,非药物所能奏效 。因此,流产后必须检查夫妇双方,预防本病的再次发生 。
【预防与调护】
1.阴道出血期间应卧床休息,避风寒,慎起居,防止发生外感等疾病 。同时,需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 。
2.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保持局部清洁 。禁止性生活,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及增加腹压的活动 。
3.饮食应营养丰富且易消化,阴道出血期间忌食生冷瓜果,并保持大便通畅 。
- 刚辞职,不想做电气方面的工作,有什么类型的工作分享呢?
- 煤气着火了怎么处理
- 孩子前天刚打了新冠疫苗,今天感冒了,能吃药吗?
- 刚出生的宝宝二十几天就拉肚子怎么办?
- 现在新手刚做一件代发卖啥好?怎么赚取差价?
- 刚确认关系,七夕送女友什么礼物最合适?
- 平阳有风水宝地嘛
- 2019年315曝光名单 2019年315曝光名单
- 人工流产后多长时间来月经?
- 刚出生的宝宝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