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教学设计,就进入教学实施阶段了 。由于教学设计只是课前计划,而课堂则是动态的,变化的,由教室环境、教学设备、学生和教师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如果缺少了恰当的组织和引导,即使是详细分析了学情和教材、精心设计的教学,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
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兴趣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这需要从课堂的切入点、学习动机和课堂气氛、课堂的动态生成、个体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本文先讨论前两个方面 。
一、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精心策划教学策略,还需要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智的调整、施用教学策略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教学课例 。
教学课例1:高一信息技术起始课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重点是信息及其特征 。为了更好地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通过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再现信息的抽象过程,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剖析信息的各个特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
【教学片断】
(高一X班教室,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过,老师站在讲台上,投影幕上显示着老师的个人信息,学生课桌上摆放着物理或化学等练习册,不少同学低头做着其它学科作业)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学科叫什么?
生:(看教材后回答)信息技术 。
师: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学生的回答有:软件,计算机,程序、信息等 。在老师引导下认识到是信息 。同时,不少学生继续做着其它学科作业 。)
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信息及其特征”(投影幕上呈现课题) 。首先探讨信息的概念 。师:信息从哪里来?请一位同学说说 。
(这时,老师启动了事先用VB编写的课堂随机点名器,点出了第一位学生的名字,全班哄堂大笑,放下了手中的作业,都想听听这位幸运的同学怎么回答问题 。)
生1:从网上,电视里,报纸中 。
师:网上,电视里,报纸中的信息从哪里来?(随机点名器点出第二个学生)
生2:从生活中 。
师:从生活的哪些地方来?(随机点名器点出第三个学生)
……
(这时,所有的学生或互相讨论或翻看信息技术教材,积极探究信息究竟从哪里来 。)
[摘自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2008年9月10日高一信息技术课堂实录]
【学生反馈】
老师好,我叫XXX 。初三就读于北大附中但并没有上过这里的计算机课 。故今天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课,大惊 。
第一,惊于课堂点名方式,全部数字化 。(更惊的是第一个被计算机点到的就是我T-T)
第二,惊于您阐述信息技术的方式,“十万个为什么”的方法让我们不得不抛开课本,动用大脑思考 。
第三,惊于信息的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
经过一整节课“为什么”的狂轰滥炸,目前本人对信息技术有如下理解:……
——[摘自11届1120432同学2008年9月10日第一次信息技术作业]
【教学反思】
起始课,尤其是在普通教室上信息技术起始课,探究抽象概念“信息及其特征”,对教师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找准切入点,在第一时间把学生大脑思维的兴奋点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是非常关键的 。一些简单的有关信息及其特征的举例,或一些历史事件是不足以引起高一学生的关注,因为这些问题对他们没有挑战性,这节课一开始老师提出的那两个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课的开始不少学生边做其它学科作业边回答问题,属于情理之中,我并没有急于采取措施 。
- 彩妆教学全套教案
- 广州高铁怎么坐的流程图解 乘坐高铁流程视频教学全集
- 侧身漂移详细教学 侧身漂移详细指法教学
- 如何教学生快速学习26个英文字母?
- 手机 电视投屏 手机如何投屏到电视视频教学软件
- 学前班数学如何教学,有哪些学习内容?
- cf技巧教学 cf技巧有哪些
- 作为中小学教师,你最希望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提供哪些服务和培训?
- 俄语教学
- 蹦迪手势动作图片 蹦迪动作教学视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