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昭尤大师 韦昭尤说风水的个人频道


城,是岁月的沉淀,城,是文明的集聚 。浙江这片土地,散落着一个又一个古城古镇古村落,宛若一颗颗闪耀的明珠,串起万年的历史文明 。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在楠溪江畔的永嘉县,有一千年古镇名岩头 。这是一个依河成街、河埠廊坊的水乡,这有一个个钟灵毓秀、峥嵘热血的古村 。一条丽水街,凝聚了古人怎样的智慧?呈“文房四宝”布局的苍坡古村,又演绎着怎样的故事?美若出水芙蓉的芙蓉古村,又见证了怎样的忠肝义胆?
守望文化家园
传承历史文脉
本期文化浙江大讲堂为您讲述
《诗路明珠:古镇岩头亦耕亦读》
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浙江南部,永嘉县境内,有一条江,绵延三百里,叫楠溪江 。楠溪江畔,有一千年古镇,名岩头 。
俊秀的岩头古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地形似一艘停泊在楠溪江中游的大船 。在古代中国,“船地”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这片山水福地吸引着岩头的先人们会聚到此,安家落户,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世代繁衍 。也正是因为灵山秀水的浸润,在岩头,古村落星罗棋布,千百年来勾勒出翰墨芬芳的山水画卷 。

韦昭尤大师 韦昭尤说风水的个人频道

文章插图
岩头古村
【韦昭尤大师 韦昭尤说风水的个人频道】据《岩头金氏宗谱》记载:安福公慕三岩之胜,家于岩头 。宋末元初,金氏始祖金安福,看中了这里的三岩胜景,举家迁居此地,经七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如今的岩头古村是楠溪江边数以百计古村落中整体规模最大的村落之一 。
在岩头古镇,最有韵味的便是那条丽水街,全长300多米,为两层楼建筑,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 。丽水街在清朝时是盐商云集之地,鼎盛时期,每天有数千担盐客经过丽水街,成为一道奇观 。
韦昭尤大师 韦昭尤说风水的个人频道

文章插图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丽水街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一湾绿水环绕着水中半岛,湖水里倒映着的便是那文峰塔,塔如远航船只上的桅杆,引领着岩头古镇走过悠悠的岁月 。
丽水街边的文峰塔、智水湖,构成了岩头古村“文笔蘸墨”的风水格局 。山水永嘉,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在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朴实的劳作和娴静的读书相结合,形成了这种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亦耕亦读文化 。而岩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使耕读文化传承至今,随处可见 。
韦昭尤大师 韦昭尤说风水的个人频道

文章插图

韦昭尤大师 韦昭尤说风水的个人频道

文章插图
苍坡古村
苍坡村位于岩头镇北面,背依苍山,面朝楠溪江,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为唐朝后裔李姓聚居地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的苍坡古村,其别具一格的“文房四宝”村落布局设计,极好地讲述了古人耕读传家的思想 。
韦昭尤大师 韦昭尤说风水的个人频道

文章插图
八百年前,叶适随同父母迁居苍坡,师从李伯钧学习,以师子李源为友 。李伯钧勤心学问,以种德训诫后人,被郑伯熊、陈傅良等学者引为亲友 。他为童年叶适提供了优质的启蒙教育和良好的师友网络,使之转益多师,成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 。后来,叶适和学友蔡幼学收李源之子义方、义问、义崇为门徒,悉心指导,提升了苍坡李氏家族的教育文化水平,延续李氏家学持久而不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