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族的女孩 月光族图片


“窗边族”(在职场内不受重视、被调至闲职的员工)、“社用族”(以工作为借口将公司经费用于个人吃喝玩乐的员工)、“原宿族”(打扮另类、张扬,喜爱原宿文化的人,原宿是东京中心的一个地名)、“水晶族”(崇尚物质主义,爱好名牌的女大学生)等等,我任驻日记者时(上世纪60年代),族字尾的词汇在日本层出不穷 。不过,实际上,这类词是二战后才开始在日本兴起的,而中国原本并没有这样的说法 。初学日语的中国人还闹过这样的笑话:听说“东京出现某某族”这个话题,误以为是日本出现了一个新的种族 。
不过,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十年间,在中国,各种“族”大量涌现,其数量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当于日本通勤族的“上班族”、崇拜明星的“追星族”、离开家乡到城里挣钱的“打工族”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其中,有几个相当新奇的词,我想在这里略作介绍 。


月光族的女孩 月光族图片

文章插图
为明星疯狂呐喊的“追星族”姑娘们 。(刘德有供图)


  • 月光族
这个词字面上看起来好像挺浪漫,但中文中的“光”含有“全没有了”、“一点儿不剩”的意思,这个词其实是指工资到月末全部花光的上班族 。月光族原本是指上夜班的人,但不知什么时候起,第一种释义占据了主流 。
还有一个专门用在女性身上的词“月光公主”,乍一看会让人联想到“月光下的公主”这样浪漫的画面,其实则是指花钱无度、每月分文不剩的女白领 。
曾有一段时间,在中国,“月光公主”的数量迅速增加,她们不再看重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把每个月的工资全花在私家车、美容、购物、美食上,尽情享乐 。这么说来,“月光公主”也可以意译成“スッカラカンОL(分文不剩的女白领)”、“買い物依存症ОL(购物成瘾的女白领)”吧 。


  • 低头族
“低头族”就是日语里常说的“スマホ族(手机族)” 。日语把重点放在手机上,而中文则把重点放在低头玩手机的动作上 。在中国,智能机的普及程度很高,若说人手一部可能有些夸张,不过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街上每个行人都拿着智能机的错觉 。据统计,中国十四亿人口中有八亿人持有智能机,不论是在地铁、公交、电车上,还是商店、公园,甚至是随便在街上走走,到处都是智能机用户 。智能机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是“现代利器”了 。
改革开放后,中国每年都会出现很多“流行词”和“新词”,其中就有很多从现代日语中传来的词 。这也是中日两国作为邻国,交流往来频繁的缘故吧 。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 。


  • 黄金周
如字面意思,黄金周就是日语中的“ゴールデンウイーク”,而“ゴールデンアワー”的中文是“黄金时段”,这个词也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惯用词 。
“ゴールデンウイーク”一词,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电影界,是日本人自己造的英语词 。造词之初,是想用这个名字在五月份的长假中吸引比正月和盂兰盆节时更多的客人 。当然,中国和日本的节假日不同,因此,那时中文里还没有对应的词汇 。
1964年开始,我成为常驻日本的新闻记者,有一次我往国内发稿时,遇到了如何翻译“ゴールデンウイーク”一词的问题 。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决定译为“黄金周” 。
当然,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讲,这个词实在太陌生了 。那个时候,长达一周的假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