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旺的地方 什么样的人阳气旺


“陽氣者 , 精則養神 , 柔則養筋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原文是:“阳气者 , 精则养神 , 柔则养筋 。”
“精”是精华的“精” , “筋”是筋骨的“筋” 。这段话的原意是什么呢?就是阳气的功能 , 生化精微 , 可以养神;柔和之气可以养筋 , 这就是它的原意 。在这里需要讲解的是 , “精则养神”很多人讲阳气怎么又与精和神连在一起呢?后世的医家有很多注解 , 现在比较推崇的是王冰的注解 。(今日头条)王冰注解为:“阳气者 , 内化精微 , 养于神气 , 外为柔软 , 以固于筋 。”他是这个意思 。他认为阳气的作用和表现一个是可以内化精微 , 可以养神;另外一个是外为柔软 , 阳气疏布的地方的筋骨特别柔软 , “以固于筋” 。
我们看这个自然现象就会发现 , 阳气足的人是什么人呢?是三岁之前的儿童 , 也叫纯阳之体 。这个儿童有什么表现呢?第一是精气神特别充足 。人的一身的精神集中于眼睛 , 小朋友的眼睛永远是亮亮的 , 瞪的圆圆的 , 非常有神采 , 反应也非常敏捷 , 小朋友这个精气神从眼神能看出来 , 精气神非常旺盛 。这就是阳气足的表现 , 所以叫做纯阳之体 , 可以养于神气 。
我们看阳气足的人 , 另外一个表现 。小朋友三岁之前的儿童 , 属于纯阳之体 , 身体的阳气特别足 , 他浑身的筋就特别柔软、柔和、有弹性 。我们这个手使劲一攥拳 , 就会发现 , 在这个小臂内侧 , 就鼓起来两条筋 , 老百姓叫筋 , 实际上这就是韧带、肌腱 , 我们全身力量是由筋而产生的 。(今日头条)《黄帝内经》认为筋是肝所主 , 肝气、肝血充足了之后 , 筋就柔和 。肝又藏血 , 所以 , 筋骨柔和的人血气就充足 。
小孩有一个特点 , 就是阳气足 , 筋骨非常柔软 。比如 , 下腰、压腿、抻筋抜骨等等一系列的动作 , 我们成年人可能做不到 , 或者说通过锻炼才能做到 , 或者做得非常费劲 , 小孩很轻松就能做到 ,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阳气充足 。阳气充足的一个表现 , 就是筋骨柔软、有弹性 。很多人认为筋骨柔软不就是没劲吗?其实是不对的 。大家注意 , 一定要纠正这一点 , 很多人认为“柔”是指的无力的意思 , 不对 。柔恰恰是有力 , 小孩的手的握力非常强 , 小朋友抓东西抓得死死的 。好多大人使劲才能把它拿下来 , 什么原因呢?他的握力特别强 。这叫“终日号而不嗄” , 小手握固 , 这都是老子讲的 , 讲的是婴儿状态 , 手有一个特点叫握固 , 握着一些东西非常稳固 , 说明他的握力非常强 , 随着年龄的增大 , 握力会越来弱 。在西方用一种方法衡量这个人衰老程度 , 就是看这人的握力 , 握力下降了之后 , 说明这人的肌肉 , 身体机能在下降 。小孩阳气足 , 筋骨柔和 , 筋骨非常有劲 。
阳气其实就是能量 , 能量的一方面是养神 , 叫做“精则养神”;另外一方面 , 筋骨柔软 , 叫做“柔则养筋” 。所以 , 我们看人的一生 , 从小的时候精神非常充足 , 筋骨非常柔软 。随着年龄的增大 , 精神就开始弱 , 尤其是人过了中年之后 , 会看到这个中年人的眼神比较暗 , 尤其是亚健康或者生病的人 , 我在门诊上遇到特别多的就是人过了40岁 , 过了中年之后 , 则“阴气自半” , 阴精就损失一半了 。他的眼神不像年轻人那么旺盛 , 那么亮亮的 , 不是那种状态了 , 就暗淡了 , 没有精气神旺盛的感觉了 , 这是从神上来看;另外一个 , 筋开始缩 , 筋一缩身体的运动就会受限 , 就是下腰、弯腿、压腿 , 还有就是使劲用胳膊够不着后脑勺 , 胳膊从后背去往下够 , 这就下不去了 。(今日头条)人要是上了岁数 , 过了五十岁之后 , 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 , 叫“五十肩” 。我这几天在门诊上遇到好多例这样的患者 , “五十肩”——也就是肩周炎 , 患者特点 , 第一个是抬胳膊 , 最严重的是胳膊抬不起来 , 穿不了衣服 , 轻一点的是能穿上衣服 , 但是梳不了头 , 再轻一点的就是能梳头 , 但是胳膊往后背 , 背不过去 , 这就是三个程度 。这是什么原因呢?用中医的眼光看来 , 这叫筋缩 , 大家注意这叫筋短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