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风水学入门的书都有哪些 风水学入门的书( 三 )


唐代还有丘延翰得《海角经》献给唐玄宗的记载 。据《平阳府志·唐丘延翰传》,丘延翰“于石室”得《海角经》,习之 。《海角经》,即《玄女青囊海角经》之省称,也可简称为《青囊经》 。后来,丘延翰为山西闻喜裴氏葬坟,望气者以为“闻喜有天子气”,惊动唐玄宗,捕之不获,召之,丘延翰入京,献《天机素书》等几种书籍,时当唐玄宗开元年中 。《天机素书》相传为黄石公传给张良的书,与《青囊经》是否为一书,暂不得而知 。不过,唐玄宗得到丘延翰的《青囊经》后,召开研讨会,撰成《锦囊经》 。我们已知唐玄宗得到的《青囊经》就是《狐首经》,事实就很清楚了 。故在唐代,《青囊经》就是《狐首经》 。
目前已知的《狐首经》版本中,以吴藏钞本为最优 。这个版本的《狐首经》,未掺杂丝毫汉末魏晋流行的六壬步占、五姓之说,唐代中原兴起之地卦、紫白说,可见其古早 。署名之“古白鹤仙师”,传说为唐末五代人 。约抄写于唐末的敦煌卷子中,有“白鹤仙师”符咒类隐遁法术,“白鹤仙师”确有其人 。这是《狐首经》的又一次完善,故吴藏钞本,内容丰富,为各本之冠 。
后来魏晋相地术风靡于世,各种学说风起云涌,因郭璞之故,《葬书》之名大显,《世说新语》载郭璞为人造葬、晋明帝往观的故事,可见郭之学术在当时造成的影响力 。因郭璞的理论与实践,堪舆术摇身一变成为“风水”术,从庙堂步向民间,蔚然崛起,而《狐首经》则渐渐无闻 。偶有见之者,藏之秘中,唐玄宗出示“《青囊经》(即《狐首经》,见上文)”研讨后,令收《锦囊经》“秘中”;又有窃取经书者,如郭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为火所焚”,如唐末杨筠松趁黄巢之乱窃书出逃民间,成就了江西堪舆文化;或秘不示人,如北宋欧阳修家藏《狐首经》,元末明初亦有“刘江东家藏善本”《葬经》之流传 。
《狐首经》与《葬经》系列著作,随着学术和实践的发展,新成果的出现,时有完善、代有增补,传到北宋末年,已经传本极多、纷纷不一,所以南宋蔡元定删订《葬经》的事情 。蔡之尊古、辟谬,对学术当然做出了贡献;然而数据删削之后,是否存在“误删”的情况,也不得而知 。“一页宋版一两金”,蔡元定的工作,“去其十二而存其八”,当时删去的“二十分之十二”,可能大多具有参考价值 。
因《狐首经》在秦汉间以四言为主,后来历代增补,也用四言,贯穿历史长河的“四言堪舆诗句”,成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现象 。这也算中国人重视师法、尊古的一个案例 。唐代李筌论“安营下寨”之法,仍用四言;直到宋代的《虎钤经·山势》篇,李思聪《堪舆总索》,还在使用四言体 。这对分辨这些“四言堪舆诗句”的年代,有一定的帮助,也有造成了厘定其具体时代的难度 。
因传世已久,各家前后相因,历代颇经增删,《狐首经》的篇章次序已失,各种版本之间,篇章次第,内容详略,差别极大 。
二、《狐首经》版本介绍
传世版本,已得壹拾玖种,命名为《狐首经》者四种,《葬书》《葬经》《青囊经》《锦囊经》等拾伍种 。后来又翻检其他各种版本,所得不多,基本上不出以上拾玖种的范畴 。
《狐首经》中,以“吴藏钞本”为最优,故选为汇校底本 。各本介绍如下:
○《狐首经十元》手钞本影印件,署“古白鹤仙师着,华亭张受棋式之注,门人唐千顷同原校” 。“千顷”误钞为“干顷”,当为千顷 。《十元》者,即《天元》《地元》等十篇也,故《十元》二字,当为校录时,于经名后记录篇目之数字,如“《管子》八十六篇”之类 。该件抄录堪舆典籍数种,多钤印“吴昭著”大楷印章(2cm*5cm),印泥并非朱砂,似乎为某种红色水粉或者钢笔水,有的钤印痕迹不清,钤印年代当不会很早 。简称吴藏钞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