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首经汇校》序
(战国秦汉)赤松子等(晋)郭璞(唐末五代)白鹤仙师[等集体述作]
(南宋)蔡元定编删(明)胡汝嘉刊布流传
王兴水汇校

文章插图
《狐首经》
一、《狐首经》的成书年代与流传
1、《狐首经》的初次整理:郭璞《葬书》的来源
《狐首经》,文辞古雅,明胡汝嘉以为“此经之作,当秦汉而上” 。郭璞《葬书》中的“经曰”,就是“《狐首经》曰” 。简略本《狐首经》有“地枝十二” 。“支”,出土秦汉简牍有写作“枝”者,枝就是表木,省作支 。《狐首经》说:“丘陵为牡,溪谷为牝”,牝,北也 。溪,徯径,天文之经线 。《道德经》之溪谷,同此义 。所以郭璞“断简中得《狐首经》”的说法,是可靠的,保存了简牍中的“异文” 。
当时称“断简”,可见其坏烂不全,入土时代必定在秦汉或者更早 。郭璞古文字造诣极深,着有《尔雅》注,幸而如此,这次出土的简牍本《狐首经》经郭璞整理,才能流传至今 。这是一次不亚于“汲冢竹书”、战国《楚帛书》出土的历史事件 。
郭璞《狐首经序》说:“地理之法,原于赤松子《青囊经》,今复不见 。”并进一步推测说,《狐首经》可能是赤松子《青囊经》一类的书 。经对比,《葬书》的“经曰”文字,确实出自《狐首经》 。即,郭璞得《狐首经》后,整理阐述的文字,称为《葬书》 。
其后,宋张子微说《青囊经》出自汉代董叔平,“至晋郭璞得而祖述焉”,认为郭璞《葬经》是阐述《青囊经》而成 。
考《狐首经》的主体内容,与《周礼》《史记》《汉书》《山海经》《河图扩地象》等可以相互印证 。考虑到《周礼》中有天官冢宰、冢人、墓大夫之职,春秋战国之际,官学散为私学之后,墓大夫之书无闻,岂非就是《狐首经》、《葬经》之滥觞?所以说,明代胡汝嘉以为本书出自“秦汉而上”,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 。明初宋濂以为“秦汉之间,官有其书而不行之民间”,四库馆臣以为古之《葬经》出自《周礼》冢人、墓大夫之职,皆甚确 。
那么,为何郭璞、张子微口中的“《青囊经》”会是《狐首经》呢?
2、“青囊”的名称由来:文化的稳定性
据《晋书·郭璞撰》:“(郭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筮之术 。”则河东郭公的一套术数书籍,称为“青囊中书”,既非赤松子《青囊经》,也非简牍本《狐首经》 。
“青囊”即黑布袋子,秦尚黑,所以秦汉之间,用黑布袋子盛放的书籍,皆可称为 “青囊书” 。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说黄帝“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 。传说魏之华佗,也有名为“青囊”的医书 。可见从秦汉到魏晋,“青囊”“青乌”是巫医类书籍秘本的通称 。此类书籍,目前有读本传世的,还有《汉青乌先生葬经》、《青乌经》、《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等 。
“青囊”即黑布袋子,“青乌”即黑色乌鸦(乌鸦代表丧葬文化),“青”字旗其实意在表明文化的传承谱系关系 。所以“青囊经”的作者,有神农时期的赤松子,黄帝本人,黄帝时期的九天玄女,秦朝的樗里子,有汉代的董叔平、河东郭公,一方面揭示学术来源,一方面用于纪念历代学术先贤,“不忘其祖”,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
署名汉代张良的《赤霆经》,可能也是为了表明与“赤松子”的传承关系,这是一种文化记忆 。《古今图书集成》本《玄女青囊海角经》中有一段文字把著作权归于“赤松子”,应该也是一种文化记忆 。因有《青囊经》珠玉在前,唐代学者才发明了《锦囊经》的说法,“囊”字也暗示了《锦囊经》与“青囊”系的渊源 。
- 风水贵人 贵人打伞是什么意思
- 高中生必看的书籍名著 高中生风水书籍
- 风铃的寓意与风水 百合花蓝风铃风水
- 阳宅风水宝地图片 鲤鱼上水风水宝地图片
- 什么争讼吃官司 惹官司的风水
- 武汉科技大学是211吗还是985 考研武汉科技大学怎么样
- u盘建议买多大内存的存照片 大学生u盘建议买多大内存的
- 出国留学考试要参加哪类考试 留学考试有哪些
- 网页设计学什么专业 专业网页设计
- 留学英语翻译 出国留学英语培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