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自李昪建立,到后主李煜兵败降宋,也就只有三十九年时间 。南唐灭国,何令通心存对朝廷的最后一丝希望都成了泡影,他只好从海宁(休宁)进入婺源,改名换姓,隐居在芙蓉山(灵山)潜心修道 。何令通相中“东望尚田之源,山川明秀”与“林谷幽邃”的地方,作为“棲身终隐之处”,已是宋开宝五年(972) 。相传此处是水泛莲花的“莲花座”,是一方风水宝地 。于是,何令通“指示其子(何闰)卜筑尚田之源 。”(民国版《田源何氏宗谱》),成了婺源何氏的始迁祖 。
村庄处在山旮旯里,田地并不多 。那么,何令通为何将卜居的村庄命名“田源”呢?想必,还是出于对田地的珍惜与感恩吧 。有山,有水,有田园,没有外来的侵袭与红尘的喧扰,那就是理想的家园了 。
果然,一如何令通所料,村庄的发展似乎与他心目中的理想发生了神秘关联 。随后,村庄气势突显,可谓科第绵延,明末清初先后有五位进士及第,七品以上官员有十二人 。据《婺源县志》记载,明代篆刻家、皖派篆刻创始人何震,明末一代名臣、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的故里均在何田坑 。
何田坑早年称婺东大鳙里八都田坑村,至于村名冠以姓氏,应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了 。在民国版的地方志上,还标着八都田坑 。现在的何田坑,属江湾镇管辖,是前段村委会的四个自然村之一 。我与何宇昭兄从前段徒步五公里左右,翻山越岭进入何田坑,已是距村庄建立千年之后的一个夏日了 。据时任前段村的党支部书记黄元坤介绍,何田坑历史上兴盛时期,曾是“千烟之村” 。即便古时有商贩到了村里,一天都很难转出来 。然而,我无论站在山岗上,还是行走在村庄里,根本找不到“千烟”的迹象 。那门庭的显赫,过往的荣光,都在时光中湮灭了 。
是那一如“莲花座”的山峦遮蔽了吗?
实际上,我能够看到的也就是五六十户人家的样子,而且大部分都是人去楼空 。其中,好几栋房屋已经落了架,露出断壁残垣 。而堆满了农具、杂物的“队屋”,据说原先是何氏祠堂 。不过,我还是在杂草中的旗杆石上找到了答案 。在古时,旗杆石是用来标榜身份,以及光宗耀祖的 。沿着水街走,就能看到“乌石壁”山紧锁的水口,以及石拱桥与土地庙,那高高耸立的红豆杉、罗汉松、楠木、香樟、枫香,宛如村庄记忆的标本 。相传,村庄韩家坡的“阁老坟”,是何震之父秀三公的墓冢,因为没有找到墓碑和其他文字依据,或者说无从找到衔接,心中不免打了一个问号 。何震之父辞世后,为何要葬在外姓的坡地?韩家是墓葬之前,还是墓葬之后迁入的呢?问题是,现在的何田坑根本没有一个姓韩的后裔 。还有,以何震的美德与名声,他父亲的坟墓不至于只是一个土堆吧?村里老人说,一次次外迁,是村庄居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何氏后裔人丁兴旺,遍及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省 。
裸露的夯土墙,斑驳的粉墙,叠起的青瓦,翘起的飞檐,门前屋后的枣树梨树,以及村中小桥流水的意境,还是那样的古朴与安宁 。屋前,溪边,一家家连通溪水的池塘里,荷包红鱼、塘鱼(草鱼)悠然游弋,这应是村庄鸡鸣犬吠之外的生动部分吧 。村里没有任何商业气息,一点都没有 。随处可见的,似乎是定格遥远年月的画境 。
2018年的一个春日,我与画家祝安峰兄访问何田坑,烟雨中的村庄若隐若现,呈现着虚无缥缈的景象,看去似幻非幻,真的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那山岚,绕着山,缠着树,挽着民居,恍若依依不舍 。从村头到村尾的水街不足千米,却极具韵味与魅惑 。我远眺与俯瞰才发现,所谓的水泛莲花的“莲花座”,是山麓的叠嶂,以及山水形胜的意象 。心想,何令通千年前相中何田坑风水的那天,是否也是这样的春日呢?相对于自然的山水,千年也只不过是时间的刻度而已 。
- 风水东南西北口诀 西北方位风水摆件
- 门对门风水化解 开门的方位风水
- 厕所在哪个方位风水好 风水最好的坐向
- 室内鱼池养鱼好不好 室外鱼池建在什么方位风水好
- 房间方位风水 房间里的方位风水学
- 安床方位风水安床的正确方位图解
- 八个方位是 家居风水西南方对女人的重要
- 石井在哪里 井的风水方位
- 厕所在哪个方位风水好 看风水如何定方位
- 房间风水旺财 商业风水方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