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远流长的独龙族语言文化语言是交流的基?。?也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标志 。在我国,我们大多数人通用语言便就是普通话 。但是不同地区区域,有不同的语言,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 。独龙语是独龙族群众使用的语言 , 是独龙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大家就随着小编来了解源远流长的独龙族语言文化吧!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归属现尚无定论,但据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调查研究认为,与景颇语、僜语、珞巴语等语言相近,有可能划为同一语支 。独龙语内部可分为两大方言,即独龙江的独龙语方言和贡山丙中洛的怒江独龙语方言 。
独龙族的族源及民族的形成,时至今日还没有较为清楚的脉络及线索,但从语言系属上来看,作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独龙族,应当来源于氐羌族群 。归纳其民族内部所流传的传说,则主要有两种:一认为独龙族是土著民族 。
二认为独龙族最初居住在怒江一带,后因出猎偶然来到独龙江河谷,看到这里不仅有宽阔的猎?。?而且还有较为平坦的台地,便陆续迁居至此,并逐步由北向南发展 。
在独龙族约15个氏族中,有8个氏族的传说都说来自怒江 。而且从语言以及过去曾有过的文面习俗等文化特征来看,独龙族与贡山的怒族也很相近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 。
2、独龙族过年习俗有什么特色活动春节是中国的一个重大节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对过年都有着不同的习俗 。春节期间很多民族都会通过举行很多活动来庆祝过年,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 。独龙族文化中,对于过年他们有很多自己民族的特色活动,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
【源远流长的独龙族语言文化】居住在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的独龙族把年节即过年,叫作“卡雀哇”,又称为“农瓦德路”或“罗珊凯” 。这是独龙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独龙人的年节为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 即“过年月” , 为期两三天或三五天不等 。年节没有统一的固定日期,一般由各村寨自己选定日期 。1991年,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独龙族的意愿,把每年1月10日定为“卡雀哇” 。
节日期间,各个大家族以刻木结绳作为请柬 。木头上有几个刻纹 , 绳子结有几个结 , 就是请客人来欢庆几天 。过年第一天由妇女们把自己精心编织的彩色麻布,挂在竹竿上,插在住房上方 。家族有几口人挂几块,只许多不许少 , 多象征家族人丁兴旺 。入夜宾主饮酒并互赠祝词 。
第二天举行射猎大典和祭山神仪式 。山神形象用熟养面捏成 , 状似圆锥体 。同时还捏制各种动物模型,放在“山神”四周,置于簸箕内 。太阳一出就将这些祭品置于头天清扫的场地上 。人们点燃松明和青松毛火堆,并在上面和四周撒少量粮食 。先由主祭人磕头唱祈祷调,礼毕青年人挽弓搭箭,射向被抛到空中的动物模型 , 命中率高者最吉样 。与此同时铓锣声声 , 皮鼓咚咚 , 人群围圈起舞高歌 。至晚家家户户喝酒唱调,整个村寨都沉醉在欢乐之中 。
独龙族年节时喜欢剽牛,剽牛仪式最有民族特色 , 是年节最欢乐最隆重的活动,时间在年节的最后一天 。先由一位有威信的老人,把牛拴到树桩上,青年或中年妇女来给牛披上麻毯,牛角上挂上两串五彩串珠,再给牛喂五谷升天饭 。然后老人面向东方,祈祷求山神赐福 。也有的地方牵着牛围着房子走7圈,边走边念祷辞,然后牵回 。
念祷词仪式结束后,妇女收回麻毯、串珠,两个手持竹制长矛的勇敢的猎手入场 。大家给他们敬酒 。他们猛喝猛跳一阵 , 然后边舞、边向牛走去 。待到牛身边 , 猛然用长矛向牛腋下刺去 , 牛痛得大跌大撞,可是被缚在木桩上,无法挣脱 。此时众人在铓锣伴奏下围着圈起舞 , 边舞边向牛大吼大叫,并用手中竹矛刺牛 。牛的跌撞越大,人们的情绪越高 , 甚至达到忘乎所以的境地 。最终牛扑倒在地,人群发出胜利的欢笑 。
- 酥油茶的起源是什么
- 小孩子得了肥胖症怎么办
- 如何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公司法董事长的职责主要是什么 公司法董事长的职责和权限
-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谁说的
- 世界上最长的高铁,中美洲际高铁
- 婺源秋色什么时候最佳
- 开淘宝店货源怎么找
- 什么叫神经源性膀胱
- 淘宝开店如何上传宝贝?如何无货源开网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