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收回成命的理由唐太宗收回成命的理由:唐太宗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而改变初衷 。这个典故出自《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 , 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 , 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
唐太宗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
2、名人对唐太宗的评价1、司马光评价: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 。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
【唐太宗收回成命的理由】2、欧阳修评价:盛哉 , 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
3、苏辙评价:唐太宗之贤 , 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 。任贤使能 , 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 。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
4、真德秀评价:后世人主好学者莫如唐太宗,贞观之规模不可以不复 。
5、范成评价:汝不及生在贞观中 , 粟米数钱无兵戍 。
6、胡寅评价:两汉盛时,太宗所可及也 。禹、汤、文、武
3、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即文德皇后 。
文德皇后,生于公元六零一年三月十五日,卒于公元六三六年七月二十八日,终年三十六岁 。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 。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 。尝著有《女则》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 。仅存《春游曲》一首 。
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 。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后拜“太子妃” 。李世民即位十三条天即册封为皇后 。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 。贞观十年六月 , 长孙氏在立政殿崩逝,终年三十六岁,谥号“文德皇后”,十一月葬于唐昭陵 。咸亨五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 。天宝八载,加尊号为“文德顺圣皇后” 。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 。
4、魏征死后唐太宗说了什么魏征病逝家中,唐太宗亲临吊唁 , 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 , 遂亡一镜矣 。”
表现出了唐太宗对魏征的逝去的悲伤与难过 。
5、唐太宗叫什么名字1、唐太宗叫李世民 。
2、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 唐高祖李渊的唐高祖李渊嫡次子,年号为贞观 。
3、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 , 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 。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3]厉行俭约 , 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 , 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 。[4]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葬于昭陵 。
- 日料店无日本食材涉虚假宣传吗 日料店的食材是进口的吗
- 九阴真经九阳真经的来历
- 致人伤残怎么赔偿 致人伤残的应该怎么处理
- 口袋妖怪漆黑的魅影什么系克恶系
- 银行卡上的数字代表什么
- 广州海珠区仑头村有什么好玩的吗
- 鲜蘑菇的做法
- 炒莴笋的做法
- 胃俞在人体的什么位置 胃俞什么意思
- 蜂蜜的祛斑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