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己动手做美食的句子1、不管心情好坏 , 放空下来给自己做一顿美食,亦或是尝试一款新的酒,都是一种享受 。
2、一天平均吃三顿饭,每顿八小时 。这才是吃货 。
3、本人减肥,越减越肥 。
4、一个人的火锅,一座城市的烟花,一首想你的歌 。
5、如果你认为吃是吃货人生的全部,那就错了 , 还有睡!
6、今天吃喝不努力 , 明天努力找吃喝 。
7、在纷乱的世界里,哪怕一个人也得好好享受美食 , 任何原因都不能干扰吃,它是一种哲学和信仰 。
8、你可以是个吃货,但不要是脑子里只有吃的吃货 。吃饭有馒头,夜里有枕头,工作有干头,黑夜总有尽头 。
9、大清早的,甩个生皮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早安!
10、天啦噜今晚怎么那么多晒美食的,是算好了我要开会到这点儿吗?
2、节日美食:汤圆的由来“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可见从古至今 , 元宵节吃汤圆是很必备的食物了 。汤圆也是很有历史的食物了,那么你对汤圆的由来又多少了解呢?本期饮食文化为你解析 。
正月十五吃元宵 ,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 , 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 , 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 , 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 , 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同时 , 还要吃些应节食物 , 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
元宵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 。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 , 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 。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 。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 。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
至少到了明朝 , 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 。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 。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 。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 。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 ,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 。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 。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 。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 。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 。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 。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 。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 。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 。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
- 做饼干没有烤箱怎么用微波炉代替
- 正月初十“石头节”宜做什么 大年初十的饮食习惯
- 如何做精美的书签
- 南瓜配饭怎么做
- 如何做平衡风车
- 怎样用小苏打做洗洁精
- 咸鱼炒芥兰如何做
- 腌陈皮的做法 陈皮可以保存多久
- 蒸纸杯蛋糕的做法和配方
- 糯米冰棒怎么做 冰棒可以做什么口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