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学专业 风水学是建筑学



建筑风水学专业 风水学是建筑学

文章插图
苏州兰风寺实景
于希贤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文史馆馆员 。1940年出生,中国著名风水文化学者 。现任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 。于希贤教授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地理学、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景观设计、方志学及中国文化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建筑风水学专业 风水学是建筑学

文章插图



在世界文明的发展演变进程中,许多国家许多民族都对世界文明做出过贡献 。但其中贡献最大的可以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两大体系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是一个阴阳互补、阴阳互动的“太极球”,“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两个方面随着时间、空间的转变,有一个相生相克的过程,使文明得以一代代薪火相传 。


建筑风水学专业 风水学是建筑学

文章插图



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后来演化为欧美的文明、基督教的文明、天主教的文明、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文明 。


东方文明发源于东亚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以中国为核心,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明 。


几千年世界文明的进程中,这两大文明体系曾交光互映,阴阳相长 。世界西方文明已经兴盛了500多年,中国的和平崛起才刚刚起步,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变动时期,但从上升趋势上看,中华文化和平崛起、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可谓是当今以至今后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


建筑风水学专业 风水学是建筑学

文章插图



正是由于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不同起源和演变,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系统和思维方式 。西方文明着重于科学化的细分、拆零,着重于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的思维方式;东方文明讲究物性思维,以“阴阳五行论”为基石,注重对事物属性及其功能分析,用“象、数、理、气”的思维方式,宜于看到物质与精神运动的共性,掌握事物运动与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做出预测和运筹,借势运力,寻找最佳决策 。比如西医是建立在细胞学和解剖学基础上,中医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之上 。所以这两个思维方式有同有异,但总的来说是可以互补的 。我们今天对于西方文明是抱着“开放的学习”的态度,既不排斥,也不全盘西化,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和接受一定要有一个使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过程,最终希望达到一种“古今文化交融、中西文明荟萃”的和谐状态 。


建筑风水学专业 风水学是建筑学

文章插图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承了五六千年的建筑学、规划学、人和环境关系的学问 。它是建立在《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在“气”和“气场”观念的基础上的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 。


一个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国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文化根脉,这是这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
所谓文化,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个生活态度分三个层次:
一是抽象的哲学的宗教的层次;
二是狭义的文化层次,比如语言文字、文学戏剧、唐诗宋词等等;
第三个层次就是物质文化的层次,比如城镇面貌、家居住宅形态布局和内部装修、家居陈设等 。
其中第三个层次是可视的物质化的,称之为“器”,前两个层次称之为“道”,“器”反映“道”,“道”指导“器”,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