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连连看35



35 连连看35

文章插图

上期的“装修消费陷阱连连看”,带领大家好好“欣赏”一下,与增项合称装修消费陷阱“双生花”的减项,究竟是何面目、“坑”度如何 。当然,不是说只有家居装修领域,才会有这么多的消费陷阱,事实上每一个跟消费挂上钩的领域,消费陷阱都是层出不穷、无处不在,因为消费的本质,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么,有一群不在少数的商家,和你做生意时,不仅是希望能够“有利可图”,更希望能够“有缝可钻” 。
【35 连连看35】之前我们说过,关于装修的模式、付款方式等方面,就存在着不少“套路”,并呼吁大家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不要轻易把钱交出去 。然而,“套路”并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特别是家居建材产品的选购上,利用消费者选购商品之急切、提防之心有所松懈的契机,让消费者大笔现金交到了别人手里,可货就是收不到,钱也再也要不回来……
带你买木门,把钱交给你就行?收不到货,要钱没有,人还不见踪影!
2018年春天,王先生找到沈阳当地的一家装修公司,为儿子的婚房做装修 。由于儿子10月份就要结婚,所以装修洽谈很干脆,就想赶紧签订合同、赶紧开工、赶紧完工 。所幸,整个装修过程没出什么大问题,一切都很顺利 。然而,房子装完了,新家却住不进去,这是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装修之前,王先生把大部分的装饰建材都定好了,可是木门这一项,由于价格、款式等原因,他怎么也定不下来 。这时,该装修公司为其服务的设计师“仗义相助”,提出自己跟某知名木门品牌商很熟,能够帮他买到质量好又便宜的木门 。虽然他也是将信将疑,先跟着这位设计师,来到这家木门品牌的店面 。但他看到设计师跟对方很熟,而且真的让他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这个木门,眼见为实,王先生也打消了对设计师的顾虑 。
不过,王先生没带钱,也不会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而且天色已晚,取钱也不可能,可他看中的那款产品,对方又称“数量有限”,很着急,得尽快全款买定,因此他抽出时间取了钱,让设计师把全款打过去 。不久,店面打来电话,称木门已经做好,但是装修还在进行,因此王先生没有让对方把门送过来 。可是,装修完毕了,木门是时候安装了,王先生打电话让对方送门,对方却称送门可以,你得把木门钱给支付了吧 。
什么情况?不是把钱都付了吗?王先生经过再三确认,才知道设计师根本就没有把钱交给对方 。而且,由于当时着急,王先生也没来得及跟设计师签订委托协议,也没有和店方之间留下单据 。感觉受了骗的王先生,急忙联系设计师,可后者一听自己事情败露,先是回答“我会把钱给他们的”,可又等了一段时间,设计师还是没有行动,王先生就要求把钱退给自己,可设计师又说“我没钱”……就这样,在这场王先生往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来回跑,设计师却不见踪影的“拉锯战”中,儿子的婚期,就这样被无限期延迟 。
进店买东西,有张小票就可以?自行交易、跳过卖场,等于“钱”入虎口!
相信有不少家居装修消费者,有过这般刻骨铭心的经历,那就是一入家居卖场深似海,面对里面的门店,就会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我”的感觉,处处得小心谨慎,但到最后,自己还是被坑了 。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一来就交钱”,而且还是大笔的钱,而且还是把钱直接给了商家,准没好事儿 。
比如你在一个家居卖场,进了一家门店,而且这家门店还是知名品牌,还在搞各种优惠活动,对方还不停暗示,这个时候优惠力度最大,再不买就来不及了 。而且从店面外观、产品资料,到产品实物、合同单据,看起来都很正规 。于是你心动了,终于按捺不住“剁手”的心情而选择付款、签订合同,毕竟“不买白不买” 。付完款后,除了收据,还有一张看起来相当正规的“购物小票”,更是给你吃下了“定心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