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8狙击枪 88狙击步枪基本性能


坦白而言,88狙的“身份”,一直以来就有很大的争议 。
首先,88式的精度似乎不太符合其狙击步枪的“气质” 。现代狙击步枪有一个潜规则——精度能达到1MOA 。然而,88式是很难到这个精度的(当然,一群88里挑一个最准的,应该勉强可以) 。关于88狙的精度,还有一个都市传说——有一个贴吧老哥,用自己的霰弹枪打独头弹,打出了1MOA的精度,比88狙还要准!于是乎,精度一般的88狙惨遭“迫害”,被谑称为“88式霰弹枪” 。然而,如果说88式不是狙击步枪,这似乎也说不过去 。毕竟这玩意怎么看,都像狙击步枪 。
正当大家为这支精度不是那么理想的狙击步枪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西方洋概念流传了进来:DMR,全称Designated Marksman Rifle,精确射手步枪 。很快,88就被戴上了精确射手步枪的“帽子” 。尤其是如今的网络上,到处都能看到“88狙其实是精确射手步枪”这种言论,传播言论的人还振振有词,说中国是受到苏联/俄罗斯的影响才走了歪路 。
相信这种说法的小伙伴应该不在少数,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子呢?
苏系和美系狙击手的区别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苏系狙击手和美系狙击手的区别 。
现在很多文章都喜欢踩一个捧一个,把苏系的狙击手贬低的一文不值,然后把美军的狙击手吹上天,似乎苏系狙击手(这里指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延续了其作战体系的国家)除了会随队射击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本事了 。这种言论的产生,是一部分人对苏系狙击手的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 。
苏系狙击手的作用确实不是为了精确打击,而是进行远程射击 。请注意,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精确打击要求射手能在远距离上精确地命中目标,远程射击的要求则要降低了很多,只要能在远距离“够到”目标即可 。
苏联的作战条例有着很明确的规定:狙击手的任务是弥补AK步枪在400米外的火力不足,即作为步枪手的有效火力延伸 。这种概念的诞生背景,是苏军认为未来属于机械化作战,在战争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坦克火炮这种重型武器,而不是步兵手中的枪 。


通常,苏系狙击手的选拔会在新兵中进行,候选人会被召集进一所狙击学校,进行为期四周的培训 。在200课时的训练课程中,射击课占了88课时,是课程训练的大头 。相对西方的狙击手,苏联狙击手的射击考核难度低了很多,只要命中目标,就能够过关 。甚至,苏军还允许狙击手将曳光弹和普通弹混用 。而曳光弹是为了向其他人,比如火炮、步战车,指示目标的所在地 。
从这里也能很明显看出,苏军对狙击的理解是远程射击而不是远距离精确打击 。所以,苏联将狙击手下放到机动步兵排、空降兵排和空中突击排的第一班中,同时,排长也部署在第一班中,这样在战时方便对狙击手下达作战指令,借助狙击火力保持进攻锐势 。

中国88狙击枪 88狙击步枪基本性能

文章插图



在发动进攻行动时,整个排的三辆步兵车会以扇形展开作战,狙击手所在的第一班车辆通常不会冲在最前,而是由二班的步兵车一探虚实 。一旦发生交火,狙击手会在行进或者紧急停止的步兵战车上射击,或者下车随步兵作战 。当然,狙击手的位置要略靠后 。狙击手在进攻性行动中的主要目标是敌人的班组武器、指挥员、观察员和敌方狙击手 。
在防御性行动时中,苏系狙击手和美军的作战方式就比较相似了,狙击手会构筑一个伪装性强、射界较大的狙击掩体,并利用掩体来阻击敌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