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中先
西方文学史上,鲁滨逊的形象众所周知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鲁滨逊漂流记》奠定了这位流落荒岛数十载的孤独者一个神话英雄的地位——鲁滨逊是按资本主义文化模式塑造出来的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他航海遇险,一人漂流到南美洲某荒岛,靠着双手和工具,造房子,修田地,种粮食,养牲畜,还从土著的刀火之下救下了一个野蛮人,取名礼拜五,收为奴隶……他用整整二十八年时间,把荒岛建设成一个世外桃源,最后又奇迹般地回到欧洲,成为巨富 。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写于1719年,此后整整三百年中,世人认定,鲁滨逊这一文学形象,就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不畏艰险,按现代文明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而礼拜五,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奴仆形象,他知恩报恩,忠心耿耿,心甘情愿跟随鲁滨逊走向新的文明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礼拜五》(法)米歇尔·图尼埃 河南文艺出版社
然而在1967年,法国一个叫米歇尔·图尼埃的四十三岁的小说家却写出了一本叫《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的小说,把鲁滨逊和礼拜五的关系颠倒了过来 。这部小说处女作出版后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荣获当年的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
《礼拜五》在“题材”上是对笛福原作的戏仿,但“主题”上却反其道而行之 。笛福笔下的礼拜五在鲁滨逊的教化下,从野蛮状态走向现代文明,而在图尼埃笔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逐步摆脱了文明的习性,通过礼拜五无意的启迪、影响,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过程 。确切地说,《礼拜五》是一篇“现代文明衰亡记”的新寓言 。
这篇“新寓言”共十二章 。第一章到第六章写鲁滨逊在远洋航行中遇海难被弃于荒岛,并开始与自然奋斗……与笛福的原作没有质的不同 。然而,从第七章起,作者笔锋一转,写礼拜五来岛后带来了人际交往的可能性,(7F00)但这个新来者非但没像鲁滨逊期望的那样,被驯化为一个忠诚的奴隶,反以他不羁的天性,把岛上文明的迹象破坏得一干二净,到第八章末尾,礼拜五惹祸,引起炸药爆炸,使鲁滨逊多年辛劳而得的文明果实毁于一旦 。
在最后四章中,作者通过详细描写礼拜五与大自然呼吸与共的天性与行为,尤其是杀大公羊,用羊皮、羊肠、羊脑壳来做风筝和弦琴,叙述礼拜五如何慢慢地影响了鲁滨逊,使这个岛上的、西方文明的唯一代表逐步放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转而追求与大自然的相融合……最后,当欧洲来的航船“白鸟号”靠岸时,鲁滨逊拒绝搭船归国,一心留在“太阳之岛”的虚无飘渺的“灵薄狱”中 。
礼拜五不是奴仆,鲁滨逊亦非主人
在此,我们不妨从鲁滨逊与礼拜五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稍稍探究一下这两个人物所表达、象征的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不同类型:
在笛福笔下,鲁滨逊与礼拜五的关系是主与仆的关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教化者与被教化者的关系 。鲁滨逊在孤岛上开辟一个新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体现在他对礼拜五的驯服、调教上 。他对礼拜五的制服,就是文明对原始、秩序对野蛮的胜利 。
而在图尼埃笔下的《礼拜五》中,鲁滨逊虽仍是鲁滨逊,而礼拜五却不再是礼拜五 。一开始,故事似乎跟《鲁滨逊漂流记》没什么两样,鲁滨逊对礼拜五是高高在上的绝对主人,是握有生死大权的总督,是令行禁止的司令,是规劝训导的牧师,简直就是万能的“主”的化身 。
- 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什么造句 绿油油的草地真美呀改为比喻句怎么改
- 风水理气大全 什么是风水理气
- 心旷神怡的意思及造句简单 心旷神怡的意思是什么 标准答案
- 乳酪蛋糕的做法大全窍门 乳酪蛋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 汽车杂志图片大全集 世界汽车杂志排名
- 针管简笔画图片大全 针管简笔画带涂色 病毒
- 水族馆图画 水族馆图片大全
- 一串代码让全班同学说卧槽的代码 qq聊天装x代码大全真实有效
- 海星的做法和吃法 海星的吃法大全
-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十个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