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寄宿学校 寄宿幼儿园( 二 )


越来越多的贵族把孩子送到伊顿这样的寄宿学校 , 寄宿学校慢慢成为英国精英教育的代表 , 受到上层人士的追捧 。
17世纪 , 寄宿制学校的概念完全明晰 , 寄宿制教育也成为英国一种特有的文化 。
直到现在 , 英国的寄宿学校(UK Boarding School)还是世界上公认为最好的教育形态 。
在我国 , 中小学的寄宿学校多为私立院校 , 大规模兴起是在2000年以后 , "寄宿"作为新生事物进入人们的视野 , 引发了不少争议 。

幼儿园寄宿学校 寄宿幼儿园

文章插图

二、寄宿学校的争议国外 , 著名的"依恋理论"创立者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明确提出反对寄宿制 。
鲍比出生于1907年 , 他的童年是典型的英国上流社会式的童年 , 没有父母的陪伴 , 被保姆照看到4岁以后就只身一人独处 。7岁时 , 依照上流社会的习惯进入寄宿学校 。后来 , 根据自身的经历提出了"分离焦虑""回避型依恋"等理论 。
童年的不幸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灵疮伤 , 以致他曾这样说: "我甚至不会把一条7岁的狗送去寄宿学校 , 太残忍了!" 。
国内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尹建莉老师在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 , 指出:"寄宿制"是个坏制度 。她认为寄宿制的孩子等同于半个孤儿院的孩子 , 被剥夺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 , 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会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
幼儿园寄宿学校 寄宿幼儿园

文章插图

但是 , 赞成寄宿制的专家认为 , 问题并不在寄宿制本身 , 而是在于个别学校的管理模式及家长的态度 。
就拿鲍比来说 , 那个时候的英国寄宿学校 , 充斥着森严的戒律、压抑的氛围 ,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和发展 。而鲍比的父母 , 同样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 , 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关爱和陪伴 。两方面的共同结果 , 造就了鲍比挥之不去的伤害 。
而今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寄宿制学校已有了全面的改进 , 教学质量和生活环境已往以前全然不同 , 学生的体验也越来越人性化 。
在我国 , 寄宿学校以私立居多 , 且收费较高 , 硬件设施和教学模式也多优于一般的公立学校 , 同时 , 由于私立学校更注重考试成绩 , 学习上比公立学校更为严格 。管理方面 , 由于要稳定生源 , 也是以人为本 , 而不会冷漠地违背孩子的个性特征 。
幼儿园寄宿学校 寄宿幼儿园

文章插图

寄宿制的孩子和父母感情如何呢?
寄宿学校里 ,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大致有四种:一是亲子间关系正常 , 寄宿前和寄宿后没有变化 , 亲密度一如既往;二是亲子间原本有问题 , 寄宿后距离产生美 , 关系有所改善;三是亲子间原本有问题 , 寄宿后依然照故 , 没有解决;四是亲子间关系正常 , 寄宿后有所疏远 。
我了解了多位寄宿学校的学生 , 一般前三种的情况较多 , 第四种较少发生 。第四种发生的原因多在于家长和孩子在寄宿前沟通不充分 , 家长强迫性地把孩子送到学校 , 引发孩子的不满 , 特别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 , 叛逆心严重 , 更容易和家长对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