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谷的定位和主治 陷谷准确位置作用

陷谷穴属足阳明胃经,因穴下陷如深谷而得名 , 本穴具有滋阴清热,泻火明目,渗湿消肿,通络止痛之功 , 为循经原道配穴 。下面来看看陷谷的定位在哪里 。
陷谷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趾跖关节近端凹陷中 。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足尖着地在足背第2,3跖骨间结合部之前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
2.正坐位,在足背第2,3趾跖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处,按之有酸胀感 。
陷谷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腱-趾短伸肌腱的内侧-第2骨间背侧肌-拇收肌斜头 。浅层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足背静脉网 。深层有第2跖背动,静脉等结构 。
陷谷穴作用主治
陷谷为足阳明胃经腧穴 , 乃本经脉气所注 , 为俞木穴,穴下陷如深谷,故名陷谷,本穴具有清热渗湿,泻火明目,通络止痛,理气和胃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气化不利之面目浮肿,胸胁支满,水肿,肠鸣腹痛;经脉痹阻之足背肿痛;胃痛,疝气诸症 。
陷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足背 , 第2,3趾缝纹端直上2横指(中指及第4指) , 约1.5寸处 , 当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是穴 。
进针深度:直刺0.3寸 , 斜刺0.5寸 。可灸 。
功能:清热解表,理气和胃 。
主治:腹痛肠鸣,足背痛,面目浮肿,目赤肿痛,热病 。
陷谷穴常用配伍
1.配脾俞,肝俞,胃俞 , 冲阳,公孙,针刺补泻兼施 , 温阳化气 , 健脾利水,治疗脾虚湿盛之胸胁支满,心下痞闷,呕吐清涎,头昏目眩,心悸短气等 。
2.配大肠俞 , 天枢,下脘,太白,公孙,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 治疗脾胃失和之腹胀,肠鸣 , 腹痛等 。
3.配肺俞,三焦俞,阴陵泉,合谷,偏历,针刺泻法 , 疏风消肿,治疗外感风邪之风水 。
4.配下关,颧髎,列缺,合谷,公孙 , 针刺泻法,疏风消肿 , 治疗风邪入络之面目浮肿 。
【陷谷的定位和主治 陷谷准确位置作用】5.配解溪,内庭,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止痛消肿,治疗经脉痹阻之足跗肿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