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原文和翻译 孟子离娄原文及翻译

尊敬的网友们好!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详细描述关于“孟子离娄原文及翻译”的核心内容以及“孟子离娄原文和翻译”的相关信息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往下看 。
8.20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8.20[原文]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① 。 汤执中 , 立贤无方② 。 文王视民如伤 , 望道而未之见③ 。 武王不泄迩 , 不忘远④ 。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⑤ 。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 , 夜以继日;幸而得之 , 坐以待旦⑥ 。 ”
8.20[通释]
孟子说:“大禹讨厌吃美食饮美酒而喜欢听取善言 。 商汤把握中正的原则 , 选用贤人没有固定模式 。 周文王看待百姓好像看受到伤害的人一样 , 看见道而没有看到自己在道上 。 武王不疏远亲近的人 , 也不遗忘离得远的人 。 周公想着同时做到三代圣王的功业并照着四位圣王的样子行事 。 自己做的有不适合的情况就仰头为此思索 , 从白天想到夜里;幸好想出了解决办法 , 就坐着等待天亮来落实 。 ”
8.20[注释]
①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大禹讨厌吃美食饮美酒而喜欢听取善言 。 旨酒 , 美酒 。 旨 , 音zhī , 美味 , 美好 。
②汤执中 , 立贤无方:商汤把握中正的原则 , 选用贤人没有固定模式 。 执 , 掌握 , 把握 。 中 , 中正 , 中庸 。 立 , 选用 , 确立 。 贤 , 名词 , 贤人 。 无方 , 没有固定模式 。
③文王视民如伤 , 望道而未之见:周文王看待百姓好像看受到伤害的人一样 , 看到道而没有看见自己在道上 。 这两句都是比喻的表达方式 , 比喻文王爱民如伤治国小心谨慎地找不足 。 伤 , 受伤的人 。 道 , 比喻适宜的治国方略 。 未之见 , 即“未见之” , 否定短语代词“之”作宾语宾语前置 。 之 , 自己 。
④武王不泄迩 , 不忘远:武王不疏远亲近的人 , 也不遗忘离得远的人 。 泄 , 散 , 疏散 , 疏远 。 迩 , 近 , 指亲近的人 。 远 , 关系远的人 。
⑤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周公想着同时做到三代圣王的功业并照着四位圣王的样子行事 。 思 , 想着 。 兼 , 同时做到 。 三王 , 指大禹、商汤和周文王 。 施 , 实施 , 实践 , 按……行事 。 四事 , 指大禹的“恶旨酒而好善言”、商汤的“执中 , 立贤无方”、文王的“视民如伤 , 望道而未之见”、武王的“不泄迩 , 不忘远” 。
⑥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 , 夜以继日;幸而得之 , 坐以待旦:自己做的有不适合的情况就仰头为此思索 , 从白天想到夜里;幸好想出了解决办法 , 就坐着等待天亮落实 。 其 , 自己做的 。 不合者 , 不适合的 , 做法与现实冲突的情况 。 思 , 为……思索 。 以 , 来 , 着 。
8.20[解读与点评]
“旨酒”一词《诗经》《左传》有见 , 其中《诗经·小雅·鹿鸣》中就出现了两次 。 在“禹恶旨酒而好善言”中 , 我以为“旨酒”实际上既有美味也有美酒 。 “旨酒”既可以看作偏义复合词“美酒” , 又可以看作并列复合词“美味美酒” 。 再好的酒 , 也需要下酒菜;好酒配美味 , 才是一种享受 。 其实 , “旨”的本义就是美味 , 且是“肥美”之食 , “旨酒”是“美食和酒” , 不知人们为什么将“旨酒”只解释成“美酒”而不解释成“美食美酒” 。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表现出大禹非常理性 , 远离花天酒地 , 采纳正确意见 。
“汤执中 , 立贤无方”表现出商汤公允正派 , 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
“文王视民如伤”是怎样一种状况?文王看待百姓好像看受到伤害的人一样 , 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 。 “望道而未之见”是怎样一种状态?自己明明就在正道上走 , 按正道治国理政 , 可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好 , 用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道 , 不断地搜寻校正着方向 , 生怕有一点闪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