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模式的定义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四 )


五要研究学情教法,做到有的放矢 。要适应新课标新教材,改变以教为主,以讲代学的传统语文课堂授课模式,真正做到以生为主,教学相长的理想课堂教学方式,就要在教学中经常研究学情,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基于学情,带着问题去备课、教学 。比如,在撰写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本节课学生要达到那些学习目标? 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创设什么样的学习情境? 围绕问题解决,应该设计了什么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围绕活动开展,需要梳理、整合怎样的资源材料来配合、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针对材料内容,需要设计那些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怎样的任务分工和考核评价?再比如教学一篇课文,教师首先就要分析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可能会有哪些反应和表现,会有哪些困惑?会对什么感兴趣?需要老师提供什么支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并做出初步的分析应对,再来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只有把学和教有机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具有专业发展意识,努力建构教学共同体,应努力适应、积极参与语文课程改革,持续学习,更新观念,改进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不断学习,奋力前行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积极作为,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改革的步伐,建构出崭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生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