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合作方面 善于合作的理解


“要激发创新的动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 。

善于合作方面 善于合作的理解

文章插图
“真是没想到,钟南山院士会亲自到场给我们作报告,简直太震撼了!这对我们从事科学教学的教师是莫大的鼓舞!”走出培训会场,来自深圳市宝安区海城小学的科学教师周瑞元仍掩不住满脸的激动 。
7月25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和中科院广州分院共同承办的“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广州会场)在华南师范大学开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亲临现场,以“我国现阶段教师的科学培养——创新”为主题,给中小学教师们作第一场培训讲座 。此次培训同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直播,目前已有30多万人次收看钟南山院士讲座 。
在短短一小时的讲座中,钟南山结合中国的抗疫实践、自身科研经历及科学家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科学创新、创新素质培养、我国科学教育体系、小学科学教育等话题的看法,独到的观点、精彩的讲述及他身上洋溢着的科学精神,都令听讲者由衷地为之折服,现场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
【善于合作方面 善于合作的理解】“将发明、发现应用于实践,这才叫做创新 。”

善于合作方面 善于合作的理解

文章插图
讲座一开始,钟南山首先从这一次新冠肺炎的发生讲起,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讲述了中国政府秉持“生命至上”理念,依靠科学战胜疫情的不平凡经历 。
“在依靠科学战胜疫情的过程中,中国有许多创新,比如我们的社区管理,我们最早研发出试剂和疫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独创的 。”钟南山说 。
由此,钟南山自然地引出他想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懂得,在中国,我们不但要讲科学,而且要讲创新 。”
在钟南山看来,创新与发明、发现是两回事,也不同于创意 。“科技工作者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或发明,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甚至可能得了奖,但这并不一定是一个创新,可能只是一个创意 。”钟南山说,“第二种情况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引进、仿制的产品,虽然有一些改进,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并不是自己原创的,因此也不能叫做创新 。”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创新呢?钟南山认为,“要把发现和发明应用于实践,应用于科学实践、临床实践、设计实践,这两个加起来才叫做创新” 。
联系到当前我国在“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上的急迫需求,就不难理解钟南山这一番话的深意 。“中国现在非常需要创新,但发明与发现一定要产生出效果,我们搞科学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在我国必须要树立的一个观点 。”
“创新需要培养兴趣,但更要有使命感 。”

善于合作方面 善于合作的理解

文章插图
回到科学教育的话题,应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创新动力呢?钟南山认为,“要激发创新的动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 。
钟南山讲到屠呦呦等科学家为了攻克治疗疟疾的难题,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研发青蒿素的故事 。“当时毛主席提出,要发动我们的科学家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许多人就开始投入基础的临床研究,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让钟南山深感敬佩的是,尽管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但几年前遇见她,得知她仍在实验室从事相关工作 。“这就说明做科学研究要有使命感,是使命要我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