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阳虚
【严重肾虚会导致失眠吗 肾虚会导致失眠吗?】1.3肾阳的证候治疗学特点清·喻嘉言《医门法律》曰“肾气从阴则阖 , 阴太盛则关门常阖 , 水不通为肿 。”肾为五脏六腑之本 , 内寓真阴真阳 , 五脏六腑之阴 , 非肾阴不能滋养 , 五脏六腑之阳 , 非肾阳不能温煦 。故人身五脏诸阳 , 皆赖肾中元阳以升发 , 疾病若发展到肾阳虚微阶段 , 常提示病情深重 。若肾中元阳衰竭 , 阳气不运 , 气化失司 , 开阖不利 , 以致水饮、痰浊、瘀血等阴邪留滞 , 出现面色晦暗 , 精神萎顿 , 甚则神识昏蒙 , 眩晕 , 恶心呕吐 , 舌质晦暗夹杂青等浊阴上逆之症 。或肾阳虚衰 , 复因外邪直中 , 或汗下太过 , 或病久元阳渐竭 , 阳微阴盛 , 濒于离绝 , 出现大汗淋漓 , 汗出清稀而凉 , 恶寒蜷卧 , 四肢不温 , 神识昏蒙 , 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之症 。急宜挽垂绝之阳 , 救得一分阳气 , 便有一分生机 。王冰《素问次注·四气调神大论》说:“阳气根于阴 , 阴气根于阳 , 无阴则阳无以生 , 无阳则阴无以化 , 全阴则阳气不极 , 全阳则阴气不穷” 。阴阳互损 , 最终导致阴阳两虚 。

文章插图
失眠
1.4、少阴病“但欲寐”的临证特点1.4.1“但欲寐”与“嗜卧”“但欲寐”者 , 又名嗜卧欲寐 。是指精神极度困乏 , 萎靡不振 , 神志恍惚昏沉 , 似睡非睡之象 , 是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神志 , 导致精神极度衰弱的病证 。伤寒大家刘渡舟说过“但欲寐……这是阳气不足精气俱衰 , 心神失养的表现 。与脉微细合看 , 则正是少阴阴阳俱衰而又以肾阳虚为主的特征” , 但由于“但欲寐”为阳气虚衰 , 阴寒内盛之候 , 因而与“脉微细”多同时并见 , 而与太阳病历时较久 , 邪去神衰的“嗜卧”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欲寐”一般是精神状态不良之象 , 是病危重的标志 , 临床应首先观察 , 与“嗜卧”相鉴别 。“嗜卧”主要出现在《伤寒论》第37条和231条 。“太阳病 , 十日已去 , 脉浮细而嗜卧者 , 外以解也 , 设胸满胁痛者 , 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 , 与麻黄汤 。”可见37条之“嗜卧”是外邪渐去 , 正气恢复而精神尚未复原 。而231条曰:“阳明中风 , 脉弦浮大而短气 , 腹部满 , 胁下及心痛 , 久按之气不通 , 鼻干 , 不得汗 , 嗜卧 , 一身及目悉黄 , 小便难……与小柴胡汤” 。此处所指的“嗜卧”却是指阳明邪热郁闭 , 里热过盛而昏昏欲睡 , 昏糊不清之状 , 分别与“但欲寐”证有本质的区别 , 如恽铁樵曰:“但欲寐 , 亦非如多血肥人 , 头才着枕即鼾声雷动之谓 , 乃外感之寒胜 , 本身阳气微 , 神明若明若昧 , 呼之则精神略振 , 须臾又恍惚不清 , 此之谓‘但欲寐’ 。病入少阴 , 无有不如此者 , 故少阴篇首标此三字 。然阳明证亦有迷睡 , 须不得误认 , 故又出脉微细三字 。”然“寐”为睡 , “寤”为醒 , 元·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云:“卫气行于阳则寤 , 行于阴则寐……今欲寐 , 为卫阳欲出不能 , 欲入不宁 , 但欲寐不能寐 , 此因心肾阳虚 , 气血虚弱 , 不能抗邪 , 而心神反被邪困所致 。”
- 树木会遮挡一楼吗 树木挡风水吗
- 清明节的内容 清明节的来历
- 眼睛会说话的文案 眼睛会说话的句子
- 猪场风水选择 养猪场最忌讳什么
- 企业财务部会计人员的职责是 财务公司会计岗位职责
- 燕的风水 燕子的风水
- 宝宝总是红屁股怎么办 40天宝宝红屁股怎么办
- 学英语的心得体会英文版
- 咖啡斑会遗传给孩子吗 咖啡斑会遗传吗?
- 有谁在恒企学过会计的 衡水恒企会计培训学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