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科普知识题答案及解析大全( 四 )


答案: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 。


50.需要经常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吗?
答案:一般不需要 。日常采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 , 按七步法要求正确洗手即可 。不便于洗手时 , 可临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 。


51.为什么洗手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答案: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 , 也会经手接触传播 。如果日常生活中不能及时正确洗手 , 手上的细菌、病毒可通过手触摸眼口鼻进入人体;而用脏手触摸物体表面 , 又可能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 , 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 。


52.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
答案: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 此外 , 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 。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 , 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 。家庭人多时 , 房间有异味、油烟时 , 有病人时 , 访客离开后 , 多开窗通风 。


53.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就诊?
答案: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 , 须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到发热门诊就医 ,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就医时 , 应如实讲述患病和既往就医情况 , 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和居住史、与可疑人员的接触史等 。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 , 应积极配合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隔离治疗 。


54.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应如何做好防护?
答案:全程佩戴口罩 , 配合体温检测和健康询问;尽量少接触公共物品 , 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及时洗手 , 可携带免洗手消毒液 , 随时保持手卫生;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 尽量减少在院时间 。


55.密切接触者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 , 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 , 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


56.密接的密接是什么?
答案: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 , 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


57.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场所指什么?
答案: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场所 , 如棋牌室、车站、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农贸(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室内场馆 , 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 , 宗教活动场所等 。


5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机构指什么?
答案: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机构 , 包括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等 。


59.居家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居家医学观察也可理解为居家隔离 , 是指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特殊人群、中风险区域返回人群、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 , 所实施的医学健康管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