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真的无处不在吗?

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并不少见,只是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它的慧眼 。这点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古语说知足常乐,这就是古人很早就对生活充满了一种阔达的心态 。当下雨的时候,有人递给你一把伞,你会觉得很幸福 。看到老人过马路,你扶了她一把,她给你说了一声谢谢,顿时你也会感到很幸福 。你的妻子给你生下孩子的时候,你会觉得幸福 。别人骑车不小心撞了你的车,你没有过于计较,在最大程度上宽容对方,对方觉得自己幸运,给你连连感谢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很幸福 。幸福无处不在,需要你用心去体会 。心宽了,幸福感自然就会填满你的生活 。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宽容,不仅可以让别人幸福,自己也会觉得幸福 。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 。幸福大多是主观的,它原本就深植于人人们心中,在生存需求的满足中 。因而,幸福无所不在 。
人有生理上的需要,所以离不开物质生活 。尽管金钱能买到一切物质的东西,可以充实入的物质生活,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却不是有了钱便能满足的 。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过得如何舒服,活得多么安逸,而是要活得心安理得,快乐充实,充分地把生命的价值发挥出来 。
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是来自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智慧和:修养 。金钱无法购得知识和学问,不能增进人的道德水准和涵养功夫,这一点是绝对无法否认的:不然的话,富人个个都是快活神仙了 。
有个叫杜朗的人曾叙述过他寻找幸福的经历:
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得到的是幻灭:从旅行里找,得到的是疲劳;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 。
难道知识、旅行、写作,与幸福快乐绝缘吗?显然不是,是杜朗的心态出了问题 。后来,他改变了消极的态度,就有了幸福的新发现 。
在火车站上,他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走下列车后,径直来到一辆汽车旁,先吻了一下车内的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妻子怀中熟睡的婴儿——生怕把他惊醒 。然后,一家人就开车离开了 。杜朗由此感慨道:生活中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的成分 。
对于某个人来讲,你可能是幸福的、满足的,也可能是不幸福的 。
决定你幸福与否的因素只有一点——你接受积极还是消极心态的影响,而这个因素是你所能控制的 。
心理学家说:幸福与心态的积极与否密切相关 。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这种幸福,那么就能得到这种幸福 。而心态消极的人不仅不会吸引幸福,相反还排斥幸福 。即使幸福悄然降临到身边时,也会毫无觉察,或者失之交臂 。
有一则寓言说,有一个老人,在临死前对儿子说:
“孩子,我快死了,我希望你过上好日子 。”
儿子说:“父亲,你告诉我,怎么才能使生活幸福?”
父亲答道:“你到社会上去吧,人们会告诉你找到幸福的办法 。”
父亲死了,儿子就出发了,到外面的世界去找幸福 。他走到河边,看见一匹马在岸上走,这匹马又瘦又老 。马问题:
“青年人,你到哪里去?”
“我去找幸福,你能告诉我怎么找吗?”
“小伙子,你听我说,”马回答道,“我年轻时,只知道饮水,吃草籽,我甚至把头转到食槽里,就会有人把吃的东西塞进我嘴里 。除了吃以外,别的事我什么也不管 。所以,当时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幸福的了 。可是现在我老了,别人把我丢弃了 。所以我告诉你,青年时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千万不要像我过去那样 。不要享受别人给你准备好的现成东西,一切都要自己干,要学会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不要怕麻烦,这样,你就会永远感到幸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