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风水学 风水与建筑文化


【序言】
上个周末与朋友吃饭聊天,聊到“建筑的生命哲学”这个话题,引发了很多思考,之后朋友提出可否从一个建筑行业老机电人的角度来写一篇文章老分析这个建筑圈的新哲学话题,思路很新颖,于是联想过往的行业经历有了一些思考 。今天趁着周末写下来,有些观点应是首创,希望带来新意 。也可能会有些许牵强、八卦,也请朋友们指正!下面开聊:
第一篇
建筑机电与生命
建筑有生命吗?
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之一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野外生存到盖房子、造建筑而文明生活,就是为了保护生命、延续生命,进而改善生命的品质,得以完成从野宿野食到安居美食的进步,成为人类“衣食住行”四大基本生存要素之一 。
建筑由人类创造并服务人类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没有人,叫环境;有人,叫风景 。一座建筑,没有人,叫房子;有人,叫居所;而居所有了供人生存的物质条件、有了人生活功能需要的机电设施,才能成为家、成为办公室、成为宾馆,等等 。因为人的参与、使用和欣赏,才赋予建筑价值和意义,这种意义因生活而生,反过来也影响着生活,人类在建筑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一幕幕场景的记忆者是建筑 。

人文环境风水学 风水与建筑文化

文章插图
自然界的风、雷电、雨雪与房子
建筑大师说:建筑的形状是人类对建筑的记忆,是人们对建筑的不同理解和记忆,是设计者思想的记录,是有灵魂的 。结构大师说:建筑是由多种材料堆砌而成的坚固物体,是为人类遮风挡雨、保护生命安全的安身居所,它与人类一样,是有寿命的 。机电工程师说:建筑因有机电系统而可以生活,机电系统使建筑“活”起来,充满生活气息 。
所以我们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的生命是人赋予的 。虽然建筑本身只是生活的容器,但生活在其中的人类赋予了以生命 。
随着人类生产的工业化革命,以及社会活动不断进步,建筑也随着人的需求而被开发为不同的功能,形成不同的建筑类型,除过居住的建筑外,还有生产用的厂房,生活交流的办公、体育、娱乐、学校建筑,出行的宾馆建筑,健康的医院建筑等,建筑从此而变得多种多样,成为人类生存活动、发展进步的重要载体,呈现出不同特色的建筑生命特征 。


机电系统与建筑生命的关系?
现代建筑与早期的建筑的区别,除了形体更加多姿多彩、有了更多的文化成分以外,从使用者角度看,最大的区别在于配套了各种机电系统 。包括现在的一些农村建筑,形体与装修也一样富丽堂皇,但与城市建筑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机电系统的不完善,影响使用品质 。
无论多么高大、华丽的建筑,如果没有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功能设施——机电系统,则只能作为遮风挡雨的临时避风港,和野外、公园的亭台并无二致 。正是因为人类在建筑内发明和开发了各种维持生活功能的机电系统,才使得人类得以在建筑内长久居住,从事不同的生产、生活活动 。由于机电系统给建筑引入了人类生存、生活必需的水、气、光等资源,也提供了人类生命所需要的温度、空气、声音环境 。正是由于人类在生命的进化与发展中重视和不断完善建筑内的各种机电设施,才使得人类可以安居于建筑之中,享受着不同于其他生物的舒适条件 。而随着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电能产生并被引入建筑中加以利用 。于是,一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改变了完全依赖自然光、热资源的低级生存方式,人们可以给建筑配以灯光照明、可以借助空调改变室内温度、湿度,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把建筑打造成最适合人类生存、生活的生命融合体 。机电使建筑与人的生活变得密不可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