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牡蛎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组成】 黄芪去苗土一两(30g) ,煅牡蛎米泔浸再刷去土后火烧通赤一两(30g) ,麻黄根洗一两(9g) 。
【用法】三药为粗散 , 每服9g,水一盏半 , 加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 , 去渣热服 , 日二服,不拘时候 。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
【功效】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
【主治】自汗、盗汗证 。自汗,夜卧尤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
【方解】本证为气虚卫外不固,心阴耗伤,心阳不潜所致 。气虚卫表不固,阴液外泄,故常自汗出;汗为心之液,汗出太过,心阴不足而心阳不潜,又夜间属阴,故汗出夜卧更甚;汗出过多,不但心阴受损 , 心气亦耗,故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为气阴耗伤之征 。治宜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方中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生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臣药;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涩止汗 , 为佐药;小麦甘凉,专人心经,益心气 , 养心阴,退虚热而止汗,为使药 。合而成方,补敛并用,兼潜心阳,使气阴得复,肌表得固,汗出可止 。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为治卫气不固,阴液外泄之自汗,盗汗证的常用方,以汗出,心悸,短气,舌淡红,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病后、产后、术后、肺结核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之自汗、盗汗,属卫外不固,阴液外泄 。
【功用鉴别】本方与玉屏风散均治卫外虚弱,腠理不固之自汗证 。 , 玉屏风散以黄芪为君,偏于益气固表止汗,且补散并用,以补为主 , 用于表虚自汗,及体虚易感之人;牡蛎散以牡蛎为君,偏于敛阴潜阳止汗,且补敛并用 , 以固涩为主 , 用于卫外不固,心阴耗伤,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 。
【牡蛎散】【方歌】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 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