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

【方剂出处】十全大补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制丸,名“十全大补丸”;制膏,名“十全大补膏” 。
【组成】当归(10克)、川芎(5克)、白芍(10克)、熟地黄(1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黄芪(10克)、肉桂(3克) 。
【用法】水煎服 。原方各等分,现一般改用饮片,酌定剂量,水煎服 。丸剂 , 每服6~9克,每日2~3次;膏剂 , 每服15克,每日2次 。
【功效】温补气血 。
【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喘,面色苍白,脚膝无力,遗精,崩漏,经候不调,疮疡不收,舌淡,脉细弱 。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毒副反应、贫血、虚劳、疮疡不敛、骨折术后肢体肿胀、雷诺综合征,又用于治疗尿失禁、产后身痛、低血压、月经失调等 。
1.化疗毒副反应:以十全大补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92例,与单纯化疗组90例对照 。结果:十全大补汤可减轻周身与消化道毒性反应及白细胞下降 。(《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4期)
2.肾性贫血:5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7例 , 对照组在透析同时予促红素治疗十常规补充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加味十全大补汤,疗程3个月 。结果:治疗组Hb、Hct较之对照组显著升高 。(《中医临床研究》2012年第9期)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十全大补汤、当归四逆汤、四妙勇安汤3方剂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期患者10例 。结果:治愈7例 , 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 。(《中医药研究》1999年第5期)
4.肛痈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以十全大补汤加减、抗生素、中药熏洗及外用生肌膏、生肌散创面换药治疗69例肛痈及肛瘘术后患者为治疗组,与抗生素、中药熏洗及外用生肌膏、生肌散创面换药69例对照 。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1.5±3.5日,对照组为27.5±35.5日,治疗组患者创面无肉芽过度增生、无继发性出血,创面消肿快、渗出少,愈合快:(《吉林中医药》2012年第2期)
5.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治疗组系骨科手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3日进行七叶皂苷静滴加十全大补汤口服,与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3日进行七叶皂苷静滴对照,每组各50例,疗程均为12日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7日开始患肢肿胀明显消退,较之对照组消肿程度明显 。(《黑龙江中医药》2013年第2期)
6.雷诺综合征:44例雷诺综合征患者分别辨证为血虚寒凝型、阳虚寒凝型、气虚血瘀型、四末失荣型、瘀血毒热型 , 分别予以当归四逆汤、阳和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十全大补汤、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 。结果:停药1年以上未复发者为临床治愈 , 25例;停药6个月以上复发者为显效,7例;停药3个月以上复发者为有效,8例;停药3个月以下复发者为无效 , 4例 。(《黑龙江中医药》2009年第2期)
7.尿失禁:以十全大补汤加味治疗女性应力性尿失禁8例,疗程55日 。结果:治愈2例(尿失禁基本控制),显效4例(尿失禁由Ⅱ度转为I度),好转2例(尿失禁症状减轻) 。(《海峡医学》1997年第1期)
8.产后身痛:以十全大补汤加荆芥治疗产后身痛50例 。结果:脱落2例,痊愈36例 , 有效10例 , 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 。(《河北中医》2012年第9期)
9.低血压:以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低血压 。结果:显效114例,占67.9%;有效48例,占28.6%;无效6例,占3.6% 。总有效率为96.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年第1期)
10.青春期月经失调:以十全大补汤治疗青春期月经失调50例,与小柴胡汤对照,观察期2年 。结果:十全大补汤治愈24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78%;小柴胡汤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 , 无效1例,愈显率为64% 。(《陕西中医》2011年第7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