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大黄汤

【方剂名】桂枝加大黄汤,出自汉·《伤寒论》 。
【组成】桂枝三两(9克)、白芍药六两(12克)、生姜三两(9克)、大黄二两(6克)、大枣十二枚(3枚)、甘草二两(6克) 。
【用法】水煎服 。
【功效】益脾和中,缓急止痛,佐以泻实 。
【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脾虚积滞之腹痛较甚且不缓解,拒按,或伴便秘或便滞不爽 , 脉浮大或浮迟,苔白厚或淡黄厚 。
【桂枝加大黄汤】【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及荨麻疹、寒性急腹症等病症 。
1.感冒:以本方治疗因淋雨出现感冒症状,伴腹部胀痛较剧、揉按痛甚,证属太阳兼阳明病者 。服用本方 。连服2剂诸症消失病愈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年第3期)
2.荨麻疹(个案):患者荨麻疹4年余,现症除周身风疹外,尚伴有大便3~4日1行 , 燥结难下 , 证属太阳、阳明两经合病 。投以本方治之 。仅服1剂 , 身疹及痒块减轻,大便通畅 。守方继进3剂,诸症悉除 。(《国医论坛》2007年第3期)
3.寒性急腹症:本方应用于慢性阑尾炎、胃扭转、粘连性肠梗阻各1例,皆有腹痛、局部压痛,呕吐或肠鸣便秘,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弦、沉细弦等特征:结果:分别服药11、3、7剂痊愈 。(《中国中医急症杂志》1996年第3期)
【方解】桂枝加大黄汤为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而成 。方用桂枝加芍药汤益脾和中,缓急止痛,用小量大黄泻其腐秽之积滞,在解肌温阳的同时,攻下里实,协芍药和里止痛而取良效 。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又兼腑气不通之证 。
临床应用以发热恶风、兼腹满腹痛、大便燥结、苔白厚或淡黄厚为辨证要点:如见大便燥结难下,加火麻仁、郁李仁;便结腹痛难忍,芍药加量;腹满胀痛,去芍药 , 加厚朴、枳壳 。临床需注意胃气虚弱者慎用 。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皮肤瘙痒症等病症:实验研究证明 , 该方能延缓肾衰竭,可作为辨证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的基础方剂 。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肝肾毒性以及胃肠毒性等,临床运用应当注意适当炮制,并与甘草等药物配伍,同时 , 剂量的增减以及煎煮法的不同,皆可起到减毒的作用 。
【方歌】桂枝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 。调和气血泻结滞 , 胃弱之人宜慎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