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
【组成】黄芪(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8克)、大枣(10枚) 。
【用法】水煎服 。
【功效】温阳行痹 。
【主治】主治血痹 , 肌肤麻木不仁 , 脉微而涩紧 。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颈椎病、奥沙利铂的周围神经毒性、IgA肾病及皮肤瘙痒等病症 。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PN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弥可保)治疗 , 8周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对患者临床症状,两侧胫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年第5期)
2.颈椎?。阂曰栖喂鹬ξ逦锾乐瘟?6例颈椎病患者,结果:总治疗有效率达91.7% 。且遇劳累加重者,以本方加人参10克;疼剧烈者以本方加元胡、川芎各10克,乳香、没药各6克;遇寒加重者 , 加蜀椒、干姜各6克;颈项强疼加葛根10克;手臂麻木严重,加鸡血藤、桑枝、桑寄生各30克,木瓜15克;心急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各30克;头晕剧烈者加天麻、勾藤、石决明各10克;胸闷气短者加瓜蒌10克 , 丹参30克;恶心欲吐者加半夏12克;耳鸣耳聋加磁石15克;腰酸腿疼加山芋、山药各30克 , 疗效显著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第6期)
3.奥沙利铂的周围神经毒性: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买验研究368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化疗时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试验组对比常规治疗组或甲钴胺片治疗组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安全性分析纳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的所有类型的临床研究 。结果未发现严重的不良事件(ADR/AE)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第22期)
4.IgA肾?。航?0例IgA肾病属脾肾阳(气)虚证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按2: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黄芪桂枝五物汤)40例和对照组(双嘧达莫)20例,治疗2个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50% ,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降低IgA肾病脾肾阳(气)虚证患者蛋白尿及血尿均有效,对改善临床疲倦乏力、腰背酸痛、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方解】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原用于治疗血痹症,后世医家多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病证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 , 调和营卫而和表里;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全方配伍精当,疗效确切 。但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血痹肌肤麻木 。
临床应用以局部肌肤麻木不仁为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病发于头部,加川芎、苍耳子;发于面部,加白附子、白僵蚕;发于胸部 , 加白芥子;发于腹部 , 加木香、大腹皮;发于背部,加羌活;发于腰部,加补骨脂、续断;发于四肢,加桑枝、鸡血藤;发于上肢,加姜黄、羌活;发于下肢,加牛膝、苍术 。
【现代研究】现在药理研究表明 , 黄芪在机体免疫、代谢、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作用显著 。桂枝抗病原微生物、抗惊厥、心血管等方面疗效显著 。因此此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要比其功能主治范围更加广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