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光山药:河南传统加工方法可分为3个阶段 。①挑选 , 浸泡 。即加工前选无损伤、冻伤、霉变、空心的优质毛山药,洗净泥沙,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以浸透为度 。②熏、晒、闷 。其方法同加工毛山药,每100千克山药用硫黄0.5千克熏 。③搓、拥、打磨,即先将闷软的光山药搓圆、搓直,稍晾干后,再闷软搓第2次,并用刀将光山药的两端切齐,削去疙瘩,修好个体 。搓时要保证光山药的规格,搓、拥同时进行,直至体表圆而光滑,粗细均匀为止;打磨是将光山药往水里蘸一下,轻轻地刮去一层外皮,晾晒至干 , 然后用铜锣打磨,使表面光亮,两端用铁锉锉平 , 即成光山药 。
【药材形状】
1、毛山药: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厘米,直径0.3~0.6厘米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明显纵皱及栓皮未除尽的痕迹 , 偶有须根痕 。质较硬,折断面白色粉质而现颗粒状 。气微,味淡微酸,嚼之有黏性 。
2、光山药:呈圆柱形 , 平滑,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 。外表淡黄白色,光滑 。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味淡微酸,嚼之有黏性 。
(附]、参 薯、
【栽培管理】
1、选种:霜降前收获时,选择皮色光淌苗芽壮旺的竹根薯块根作种 。在选种时要注意腐烂的种 , 皮色粗糙黑色以及蒂头黑皮色枯的山药块根均不宜做种用 。将选好的良种窖藏,用稻草盖好,防冰冻 , 以备翌年作种用 。
2、选土整地:选择黄泥壤土或黑沙壤土,以滤水和排水便利的土地为好 。利用熟土栽培,以前作物栽辣椒和豆子的为好 , 栽红薯或其他作物不宜采用 。否则含油藤(藤苗枯萎) 。
先一年秋末冬初将地整好 。整地时要在晴天进行,将土大块大块地挖松,深度为50~70厘米,使土壤经过日晒和冰霜风化 。当年下种前于晴天再复挖1次,挖时注意只宜深挖,不宜多翻,多翻也会油藤,然后施放基肥,一般采用笋壳叶沤肥或草皮沤肥,如无笋壳沤肥可采用厩肥或混合绿肥 。每667rr12用底肥10000~15000千克,绿肥愈好 。如厩肥,每667平方米约需3000千克 。然后根据肥料多少打穴,肥料多穴眼可大些 , 肥料少穴眼宜小点 。穴深15~20厘米,穴距33~36厘米,行距50厘米左右 。每667平方米打穴约3000个大穴,底面上加盖黑泥和尿灰,然后再淋大粪,在大粪面上薄盖一层黄泥,以待栽种(每667平方米需大粪500~750千克,尿水1500~2000千克) 。
3、清明前后2~3天栽种,选晴天将做种的山药切成小块,蒂头可以切小点,但不要切成两边,中间筒子可以切成两边,大的切成3块,尾部的根块可切大点,因尾节生气稍弱,切小了影响生长 。1千克切24~32块,将切好的块根拌上柴火灰或炭灰后,再放于太阳下晒l~2小时,以晒干切破面的沾涎为度 。如来不及晒 , 亦可边切边拌下种 。栽种时,看施肥情况,如果牛粪肥多,其他肥少,就将山药种放在穴的侧边;如果灰肥多,其他肥少,就将山药种放在穴的中间,放时种皮放下面(靠土),种的心向肥边,以利发芽生根 。栽时宜浅,农村有句俗话“芋头栽到底,山药栽过米”,这说明山药不宜深栽 。栽好后覆土抽行时不要弄动山药,否则影响发苗不一致和生长不良,然后将种好的山药盖上茅草或权柴,但盖柴权后追肥、除草不太方便,幼苗生长不如盖茅草的好 。
4、中耕追肥:山药苗长到10~20厘米深时,扒松表土 , 不追肥 。长到35~50厘米时须中耕2~3次,中耕1次,追肥1次,一般用小便掺水30%~40%,化肥只能用硫酸亚铁,其他肥料不宜使用 。中耕施肥后,再铺上20~30厘米厚的茅草 , 茅草铺上既可作肥料,又可抗旱,铺茅草以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为好,清晨不宜进行,因苗心很嫩 , 又有露水,容易触断苗心导致油藤或生长不良等现象 。苗长至100厘米左右以后,用净尿或硫酸亚铁再施肥1次,或用氯化钠每1千克掺水6~7千克,施肥时氯化钠溶液不要泼到山药叶上,以免烧坏幼苗,最好用桐枯、棉枯、麻枯对小便施用为宜 。
- 玄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三七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玉竹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延胡索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党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芎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大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牛膝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苍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湖北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