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灌溉:地黄怕淹也怕旱,所以在生长前期宜轻浇、勤浇,不适大水浇,更不宜积水 。生长中期到后期,则宜逐减少浇量 , 只保持一定的湿润就行 。浇水时要掌握三浇三不浇 , 即天旱浇、施肥后浇、早晨浇(浇时要小水浇);不旱不浇、中午不浇、天阴不浇 。浇水排水不当 , 往往会使地黄罹青枯病 , 很快地死亡 。
3、中耕除草:在立秋前苗长至20~25厘米时可适当进行锄草松土,但不能锄深,以免伤根茎 。立秋后就更不宜动锄了,如果地中有草可用手拔去 。
4、病虫害防治:
(1)病害:常见最危害的是青枯?。崾谷康鼗圃诩柑炷谒劳?。防治办法:应注意排水,多施磷钾肥,拔去病株,须经常注意早期发现 , 及时处理,否则难以拯救 。
(2)虫害:其主要虫害为红蜘蛛 , 发生在6~7月 , 来势猛,危害大 。发病后,叶面出现黄白点,逐渐变黄,叶背出现蜘蛛网,后期叶片皱缩而布满小斑点 。防治办法:从幼苗期开始,每隔15天左右喷洒1次氧化乐果1000倍液 。
【收获与加工】
1、收获:清明至谷雨种的早地黄,一般于本年立秋到白露时期采收;小满至芒种种的晚地黄 , 一般于本年霜降后采收 。采收时植株应为叶枯停止生长状态 , 早地黄迟点收对质量、产量都有利,但不能迟到下雪 。采收方法很简单,像收红薯一样用锄头挖取,但应严格防止割破根茎以至影响质量 。细小不合规格的根茎翌年可留做繁殖用,合符规格的应边收边加工,不宜久搁,否则降低药用价值 。
2、加工方法:
(1)鲜地黄:收获后 , 除去须根,沙藏或窖藏备药用 。
(2)干地黄加工:设长方形烘(焙)炕 , 宽约165厘米 , 长495~528厘米,一端设有炕炉,备燃煤升火用,烟火道由当中通过,于另一端设有烟囱出烟 。烘(焙)炕分为两层,上层即火炕面,用方土砖盖平,下层在炕之下火道两旁 , 故又称内炕,由烟火道从中隔为两部 。于炕两侧留有许多门洞,以便在炕内伸手工作 。炕(焙)设好后,将收获的鲜地黄分为大、中、小三类 , 大的放在内炕烘焙,中、小的放在上层炕面烘焙 。按上述大小设置的火炕,一次可烘焙地黄300千克左右 , 约用煤100千克,需时4天 。前两天用旺火,后两天改用微火 。随时根据火力大?。缫箍词?nbsp;, 注意翻动(初上炕1天到1.5天翻1次,以后1天翻2次) , 以使火力均匀,直焙至柔软即成 。未软的可继续烘焙,烘成后趁热取出,堆积存放,上面用席草或稻草覆盖,使地黄发汗回软 。过去多将地黄盖至发霉,用水搓揉成圆坨状 。现已减少搓揉工序,节约人力成本很多 。
【药材形状】
1、鲜地黄:呈纺锤形或类条形,外皮薄浅黄色,具弯曲的纵皱及芽痕 。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状油点、木部黄白色,具菊花心 。气微 , 味微甘苦 。
2、干地黄:呈不规则圆形块状或条状,稍弯而扭曲,表面黑色或浅黑色 , 全体皱扁(圆)不平,具不规则的弯曲纹 。体重,质软而韧,干后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 , 中间菊花纹明显,肉质肥厚 , 油润而有光泽,具黏性 。气香 , 味甜 。
- 玄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三七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玉竹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延胡索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党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芎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大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牛膝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苍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湖北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