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二 )


2、修根:3月下旬,春分后,附子幼苗出现4~5片叶时,母根侧生4个以上黄豆大小的附子,这时即开始修根,用心脏形的小刀把每株周围7厘米左右的泥土掘开,现出母根及附子 , 轻轻割掉一些,每株仅留靠沟旁的一个生长良好较大的附子,如植株生长健壮,肥料充足,可留两侧两个附子,但不能再多 。5月上旬,立夏前,作第2次修根,同样刮去根部周围的泥土 , 见到块根为止,不要挖得太深,以免伤害根部 。用小刀修附子上的疙瘩及密生的小根,下端留1个小独根 。若留2个,则必须是相对的位置,使附子将来生长表面光滑而又肥大 。修根后施肥覆土,并把两旁泥土壅在畦面约7厘米厚 , 使畦面成弓背形,便于排水 。
3、摘顶与除芽:4月上旬 , 2次追肥后,附子植株长大,为了制止地上部分的徒长,使养分集中到块根上,而迅速地发育膨大,此时在每株茎秆上留叶子6~8片,如苗子矮小 , 则留叶子5~6片;摘心时注意勿伤害其他的叶子 。摘心后发生腋芽应立即扳去,立夏前后 , 腋芽发生较多,应随时把芽子摘除 。幼苗期并须经常扯草 。
4、灌溉与排水:附子生长需要经常保持湿润的环境,过分的干燥与潮湿均生长不良 。一般从雨水起,如天气干旱,每隔15天左右即需灌水1次 。最初1~2次灌水时 , 由于气温尚低,可在上午进行,以后天气渐热应在傍晚进行 。灌溉时应使水缓缓流入,渗入土壤中,不可灌大水漫淹畦面 , 造成表土板结,影响附子生长 。如灌溉后第2日早晨沟中尚有积水或大雨后尚有积水留在沟中,必须把多余的水排出去,使土壤中保持适当的水分 。
5、追肥:附子需要充足的肥料,才能提高产量 。一般分3次追肥:第1次追肥在惊蛰前后,在两行附子植株间打窝深约7厘米 , 667平方米先施干粪1000千克,最好混合充分发酵的油饼100千克,再加粪水2500千克(粪1000千克 , 对水1500千克),第2次追肥在春分第1次修根后 , 每隔2株附子之间打窝1个,每667平方米施干粪1250千克(如有油枯可再施50千克),粪水2500千克(对水同1次) 。第3次追肥在立夏前(5月上旬) , 第2次修根后,仍是每隔2株附子打窝1个,在第2次追肥的另一侧,每667平方米施粪水2500千克 。施肥时,第2次与第3次窝要深一些 , 每次施肥后都要盖土,如油枯不足,可用苕青500~1500千克,沤烂与干粪混合使用,可增加附子产量 。
6、防治病虫害:
(1)病害:
①白绢?。褐饕Ω阶泳ビ肽父唤绲牟课?,多发生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 。发病初期叶片萎蔫下垂 , 严重时地上部分倒伏,叶子青枯,但茎不打断 , 母根仍与茎连在一起 。防治方法:选无菌乌药作种;与水稻轮作;不用附子地或加工附子产生的肥料 。第2次修根时,每667平方米用西力生1.5千克或五氯硝基苯粉剂2千克与50千克干细土或30千克草木灰拌匀,施在根茎周围后再覆土;发病初期 , 将病株和病土挖起深埋,并用5%石灰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淋灌病株附近的健壮植株,防止蔓延 。
②霜霉?。?~5月发生,是苗期较为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 。幼苗期 , 染病株须根不发达,叶片直立向上伸长,且狭小卷曲,呈灰白浅绿色 , 叶背产生紫褐色霉层,严重的,全株逐渐枯死,产区叫“灰苗” 。成株受害顶部叶变白 , 叶片卷缩,呈暗红色或黑色焦枯,茎秆破裂而死,产区叫“白尖” 。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株,并用1:1: 2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