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草果为较常用中药材 。草果、草豆蔻古时视为一物 。以“豆蔻”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始将两者分出 。具有燥湿健脾,祛痰截虐的功能 。为姜科植物草果Ammomum tsao-kocrevost etLemaire的成熟果实 。并为中药与副食行业交叉经营商品 。主产云南金平、元阳、河口、屏边等地;此外,广西、海南亦有分布 。
【生长环境】草果生长在热带、南亚热带,海拔600~1500米的山谷、山坡常绿阔叶林下 。喜凉爽气候 , 适宜于树木稀疏 , 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而湿润的阴凉地带生长 。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1)育苗地:在靠近种植地的地方,选择有水源、林阴、土壤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湿润的山间凹地及山谷平缓处作育苗地 。播种前2个月,深翻土地,除净杂草、树根、石块 , 调节好荫蔽度 。播种前数天,翻耕打碎土块,每667平方米施草皮灰2000~2 500千克作基肥,然后作畦 。畦宽100厘米,高20厘米,长视地形而定 , 一般不超过10米 。以待播种 。
(2)种植地:种植地与育苗地选地的要求基本相同 。整地在上年冬季进行 。在选好的种植地内,除保留荫蔽树外,其他的杂草、灌木和野藤全部砍除,待干后集中烧作肥料 。留下的荫蔽树要适当修整 , 把过密树砍去,使其透光度为40%~50%之间 。然后深翻25厘米,同时拣净草根、树根和石块 。经风化后,在种植前再翻松碎土、整平 。按行株距100厘米×60厘米挖穴 。每穴施土杂肥10~15千克作基肥,肥土拌匀 。同时在种植地四周开好环山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 。如果植地坡度较大,亦可开成梯带,然后按上述株行距开穴 。
2、种植方法:
(1)种子育苗:每年10~11月果实成熟期,从高产植株中,选择果皮紫红色,种子银灰色,嚼之有甜辣味的果实作种用 。采收后,用小刀剖开果皮 , 取出种子团,加入30%的草木灰溶液搓散种子团和种子外层的果肉及胶质层 , 取出种子晾干,便可播种 。如不能马上播种,每份种子加3份草木灰混合,装入瓦罐内储藏 。
播种一般每年2月或10~11月进行 。在做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1.5厘米深的播种沟,再以株距6厘米点播种子1~2粒 , 覆土后畦面盖草,每667平方米育苗地播种量为1.5千克左右 。播种后要加强管理 , 幼苗高至50~60厘米时便可移栽 。
(2)分株繁殖:草果分生植株能力强 , 可在每年1~2月间,从丛株中分离出部分一两年生的单株作种苗 。作种的单株应生长粗壮,根茎上根多、无病虫害 。分离后 , 将下部叶片剪除,只留上部的2~3片叶,以减少水分蒸发 , 利于定植成活 。
(3)定植:每年3~4月间,选择阴雨天气进行定植,每穴植苗1株,覆土压实后,淋足定根水 。种子繁殖的种苗,在起苗时,要注意不损伤 , 以免影响定植成活率 。有条件的种植地,种植后宜在畦面上盖草,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并抑制杂草生长 。
【栽培管理】
1、苗期管理:育苗期间 , 苗床要经常保持湿润 。约经20天,幼苗陆续出土后,宜把盖草拨至行间 。每月喷洒1:1:200波尔多液l~2次 , 连续喷3~4个月 , 预防病害发生 。苗高6~10厘米时开始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入畜粪水1000千克,苗高15厘米再进行第2次追肥,施肥种类和量与第1次相同,浓度可适当增加 。第3次追肥在入冬后,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月巴、草木灰等混合肥2000千克,施后培土,以增强幼苗抗寒能力 , 安全越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