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高良姜为较常用中药材 。《名医别录》始收载 。广东徐闻县已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 。为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噎膈反胃 , 消化不良之要药 。属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 icinarum Hance.的根茎 。家种野生均有 。野生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家种主产广东徐闻 , 海康,遂溪 。其中以徐闻县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而著名 。
【生长环境】高良姜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拔700米以下的林边路旁、山坡草地或低山丘陵的灌木丛中 。种植宜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肥沃的红壤土 。喜温暖、湿润、耐旱、怕涝 。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质地为红壤或砖红壤的缓坡地 。于上年冬季先清除杂木和杂草并烧之作肥,然后翻地,风化,翌春种植前再碎土整平待植 。一般不需作畦 , 亦可利用五边地开垦种植,还可与菠萝、木薯、香茅、剑麻等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套种 。
2、多采用根茎繁殖:高良姜有“鸡姜”和“牛姜”两种栽培品 。两者形态特征并无多大差异,惟“牛姜”较“鸡姜”体形大,产量高,故多采用“牛姜”作种 。在收获高良姜时 , 选取1~2年生的有5~6个壮芽(芽要较为集中)的“牛姜”根茎作种,随选随种 。
3、移栽:以4~5月份栽植为好,在已耙碎整平的地块上 , 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的土杂肥2500~3000厘米作基肥 。然后按株行距50厘米×;75厘米,开沟或挖穴,穴沟深15~20厘米,宽25~30厘米,每穴放入根茎一段(芽头向上)、边放种边填土,并盖细表土5~7厘米,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5~20厘米 。
【栽培管理】定植2个月后发芽生长,分别于4~6月和9~10月进行除草、松土 。产区一般不进行追肥 , 但试验表明,每年追施有机肥1~2次 , 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
【收获与加工】野生高良姜全年均可采收 。栽培的一般4年收获 。种后5~6年收获的,根茎含粉质多,质量更好,产量也高 。多在春耕后或夏收夏种完毕后随采收随种植 。选择晴天,先割除茎叶,翻地,收集根茎 。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鲜品2000~3000厘米 。将根茎除净泥土须根,剥去残留的鳞片 , 洗净 , 截成5~7厘米的短段,晒干 。如果晒至六七成干时,堆起闷放2~3天,再晒至全干,则皮皱肉凸,表面红棕色.质量更好 。
【药材形状】根茎呈圆柱形,稍弯曲 , 常有分枝,直径1~1.5厘米,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具有细密的纵根茎皱纹与明显的灰棕色波状环节,每节长0.5~1厘米 。下部侧面有圆形的细根残痕 。质坚硬带韧性 , 不易折断,断面纤维形,有粉质,粗糙 , 灰棕色至棕红色 , 中心有环纹 。气芳香,味辛辣 。野生高良姜根茎较细瘦,上端大,下端细,分枝多,表面灰褐色,质坚实 。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质地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栽培 。忌干旱、地势低洼、黏重和瘠薄土壤地培植及连作 。在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地30厘米,然后每667平方米放入腐熟的猪栏粪3000厘米作基肥,然后浅锄1遍,把肥料翻入土内 。藁本为浅根植物,基肥入土不要超过20厘米 。栽种前,将土耙细整平,做成宽1~1.4米,高约30厘米的畦,畦长可视地形而定 。
2、种植方法:
(1)节盘的选择与储藏:11月中、下旬藁本收获时,选节盘生长粗壮肥大、无病的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并将茎秆剪成3~4厘米的短节 , 存放于阴凉的山洞里或在室内用沙埋 , 保持湿润,翌年早春挖出种植 。
- 天冬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白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银柴胡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柴胡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牡丹皮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荆芥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干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半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广藿香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紫草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