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感谢邀答 。
春节假期刚过大半,又该考虑返城上班上学的事儿了 。正好来畅想下未来我们怎么过春节罢 。
未来(假定十年后),禁鞭令势必蔓延到全国各地,从此本国进化成“无鞭国” 。当年首先提出禁鞭的专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拥戴,名利双收 。全国各地因为禁鞭每年节省出支约十万亿(——根据某县“‘禁燃令’实施一年来,全县共减少烟花爆竹开支至少5000多万元”的说法儿初步估计 。),同时因烟花爆竹大量出口创收约十万亿 。因为禁鞭,大批的环卫工人、消防战士、医疗公安等等终于可以与家人共度完整的佳节了……

文章插图
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全国人民广泛征求意见,春节假期终于延长到十五天 。每年从除夕开始放假,一直到正月十五为止,“年也过了,月也过了”,大家才回去上班 。经过了多年禁鞭与不能放弃传统习俗的反复讨论,大家也终于妥协了!现在无论是过年还是过节,大家都能遵纪守法不烧纸不放鞭炮,整个世界清静了!
又是一年春节到,各地各单位提前两个月开始筹备有现代文化气息的迎新春活动 。花车游行、舞龙舞狮、团拜汇演……只要不用到火,家家户户都可以自由参与 。

文章插图
除夕夜,看春晚成为新习俗 。村头专门设置超大屏幕投影,配备音响,让春晚的声音图像无处不在,没有鞭炮声的新农村,还有欢声笑语填充着 。午夜十二点,全国上下,统一响起辞旧迎新的跨年钟声,大家守岁结束,新的一年开始了!

文章插图
相亲也俨然成为春节新习俗 。城市里、农村里都开辟了一个场所,大年初二举办相亲大会 。同时设有戏台子,循环上演各种文艺节目,每小时抛一次绣球,中奖家庭可贏得一次上台展示机会 。

文章插图
春节出门旅游也蔚然成风,传统年味渐行渐远,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全家组团出游 。如果一大家子组团一起出去玩,反而省得各自走亲访友了 。怎么着也比各自形式上的串门来得好!如果走得够远,或许还能感受到当年本国的传统节日氛围,也是一大收获哦!

文章插图
新时代,手机也越来越担当起更重要角色 。微信、短信群发拜年祝福早已过时了,录一段视频互祝新年快乐大行其道 。
以上仅个人观点,供参考 。欢迎留言讨论或点赞鼓励,谢谢!

文章插图
谢邀!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上千年历史 。我相信未来过春节的传统应该不会变 。还都有全家团聚的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有些习惯应会有所调整,会改掉一些落后的习俗而增添一些新习惯 。像登门拜年可能就完全会被团拜、短信、微信视频拜年所取代 。街头龙灯、舞狮等灯彩活动也有可能逐渐减少、而被电视视频取代 。正月亲友家串门的习俗也可能会被亲友们邀伴外出甚出国旅游而取代……
逐渐看淡传统年味,遗忘古老的民间民俗 。
从腊八节,迎小年,接灶王爷这些前期迎新年的传统习俗,初一至初五的相关宜忌,都被我们简化了一半 。

文章插图
过年相互拜亲探问长辈的行程,也减少了一半,只是被象征性的送点年礼,敷衍取代 。
- 学钢琴怎么训练好的节奏感?
- 左肩背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如何养成写晨间日记的习惯,有哪些好的建议吗?
- 世界上最聪明,智商最高的狗是哪种狗?它们每天在想什么?
- 有什么适合写在笔记本扉页的短诗或短句?
- 有胃病的人可以喝酸奶吗?哪些人是不能够多喝的?
- 寻找学生之间相互问候祝福的元宵节短信?
- 女性应该要注意的妇科小常识有哪些?
- 来头条是不是自寻烦恼,期待您的答题,不喜勿答,也不喷?
- 作为一个普通人,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