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开市,中概股何时回家?( 二 )


此前 , 企业从新三板转入主板上市 , 需要先从新三板退市 , 再投入到主板IPO堰塞湖的高门槛中等待排队 。 广证恒生研报数据显示 , 2016年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的企业平均过会时间长达1.86年 。 而这显然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节奏 。
总体来看 , 交易所与饭店有相似之处 , 新三板的困境 , 在于低质菜品塞满菜单 , 招牌菜太少 , 食客体量本来就少 , 吃到糟心菜的顾虑又难以消除 。 久而久之 , 就形成了新三板的流动性困局 。
而此次北交所开市首日 , 71家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在北交所完成了“无缝转板” , 意味着其流动性和市场关注度都有较大提升 。 通过“取其精华 , 去其糟粕” , 不仅唤醒了市场对中小企业投资机会的关注 , 同时也为躺平的新三板带去了上升渠道 。
02
夺回中概股
饭店竞争的核心是菜品质量 , 对于北交所来说 , 释放支持中概股回A信号 , 意味着挑战纳斯达克市场对全球数字经济时代优质上市公司的垄断权 。
纳斯达克100指数 , 可以视为纳斯达克市场垄断优势的成绩单 。 从权重股列表看 , 该指数包含了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特斯拉、脸书、英伟达、阿斯麦尔(荷兰半导体巨头)、Adobe、奈飞等一批全球前列的科技公司 , 国内京东、拼多多、网易、百度也在成分股名单行列 。
反观国内 , 截至11月16日 , 沪深京三大市场的高市值企业排名分别是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宁德时代、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平安、中国银行和比亚迪 。 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在A股市场中集体缺位 。
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自中国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以来 , 互联网行业的优质资产几乎集体向海外流失 。 而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 , 主要原因来自以下几点:
1、IPO门槛较A股主板更低 , 没有漫长的排队进程 , 以及同股同权、盈利能力要求等限制 。 相较之下 , 美股上市接受服务的意味更浓厚 , 而A股上市是企业的一次大型考试 。
2、在美股市场 , 互联网企业有成熟的对标上市公司 , 其市值能获得市场的快速认证 , 如爱奇艺打出的中国奈飞概念 。
3、互联网企业接受了大量了美元风投 , 对于相关资本来说 , 在美股市场完成套现退出可以不受外汇监管及汇率波动影响 , 实现利益最大化 。
4、互联网企业的国际化业务可能获得更高估值 , 如字节跳动的TikTok业务 。
而优质资产流失同样具有危害 , 包含以下几点:
1、中概股流失 , 使国内的资本市场失去了大量优质上市公司 。 而这些巨头在国内赚取利润 , 在海外市场完成分红 , 其过程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 , 并未惠及本国人民 。
2、中概股事实上支撑了美元的强势地位 。 香港沃德国际资产管理顾问公司董事局主席卢麒元认为 , 赴美上市的中概股通过提供被低估的高息资产 , 为美元提供了强有力的信用背书 。
而赴港上市的腾讯、小米、美团等企业同样发挥了这一作用 。 原因是 , 港币作为可自由兑换的固定汇率货币 , 坚持以1:7.75-7.85的水平锚定美元 。 这意味着 , 港币事实上是美元在亚洲地区的延伸 , 港币资产同样支撑了美元货币价值的确认 。
3、随着今年3月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订案 , 赴美中概股面临核心数据泄露风险 。
在2018年 , 中概股流向海外的趋势达到了一个阶段性高峰 , 包括哔哩哔哩、拼多多、腾讯音乐、爱奇艺、虎牙等一批企业完成赴美上市 。 同时 , 小米、美团完成赴港上市 。 这意味着 ,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巨头的流失趋势没有改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