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开市,中概股何时回家?( 三 )


转机出现在去年11月2日 , 马云等蚂蚁金服管理层遭四部门约谈事件 。 事后 , 蚂蚁金服两地上市进程中止 , 这场“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游戏现出拐点 。 在未来 , 承接中概股回归的重任 , 或将落在创业板与科创板肩上 。
03
中概股会思乡吗?
显然 , 此次北交所对新三板的分层改革 , 对标的是纳斯达克市场历史上的分层改革 。 然而纳斯达克市场能够成为全球资本热土 , 改革只是原因之一 。
历史上 , 纳斯达克最重要的两次分层改革 , 分别是1982年的“全国市场+常规市场”分层 , 以及2006年的“小额资本市场+全球市场+全球精选市场”分层 。
而两次改革均是时代需求下的产物 。 1982年改革对应的 , 是苹果、AMD、英特尔等一批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代表企业兴起 。 纳斯达克将首批40只个股纳入全国市场范畴 , 作为市场的“招牌菜单” , 从而为纳斯达克市场初步聚拢了投资者关注 。
而2006年全球精选市场的分层 , 对应的则是打赢冷战后的单极霸权优势下 , 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 以及全球资本流入美国的态势 。 在此背景下 , 经济与技术的双繁荣带动纳斯达克指数快速攀升 , 同时也推动越来越多的新经济企业赴美 , 以求追随这股高速增长浪潮 。
此外 , 纳斯达克市场的成熟环境 , 为吸引海外优质资产起到了辅助作用 , 例如交易费用低廉、做市商制度、退出机制完善等等 。
然而 , 这并非上市公司决定去向的核心所在 。 对于企业背后的风险投资资本以及经营者本身来说 , 寻找一个估值更高的市场IPO显然更重要 , 这意味着更多套现获利以及融资额度 。
而在这方面 , A股已不落后于港股和美股 。
从2015年的中概股回归浪潮看 , 创业板牛市吸引了三六零、暴风等一批互联网企业从美股退市回A , 并迅速获得市值疯涨 。 以三六零为例 , 其退市市值为500亿人民币左右 , 而回归创业板后迅速拉出21个涨停 , 市值飙升至3500亿人民币 。
背后原因是 , A股投资者常年陷于互联网行业的饥渴情结中 , 乐视一度以超过1700亿人民币的市值成为创业板一哥 , 则表明了在数字经济时代 , A股互联网优质标的匮乏的问题之严重 。 尽管从360、暴风集团的后续表现看 , 回归中概股泡沫的消退不可避免 , 但背后更多是企业真实业绩的影响 。
从当前时间点看 , 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中概股有一定回流A股的压力 。
自反垄断浪潮开启以来 , 外资持续抛弃中概股 。 截至11月16日 , 阿里巴巴遭遇了近50%的市值腰斩 , 而拼多多、京东等电商中概股的境遇也大同小异 。 相比之下 , 互联网企业回归A股市场大概率有估值差异可赚 。
而此次北交所开市的市场影响力表明 , A股市场的分层制改革正在初步取得效果 , 其核心公司估值水平、流动性表现均较好 。 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快速追赶 , 越来越多优质上市公司将支撑起北交所的“招牌菜单” , 其未来成长空间较大 。
对于北交所来说 , 对标分层制只是追赶纳斯达克的第一步 。 未来 , 北交所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服务能力 , 并在下一场新经济浪潮中 , 寻找中国版的FAMGA 。
【北交所开市,中概股何时回家?】(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