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4亿的百果园想开一万家直营水果店( 四 )


又一次,鲜丰走在了前头,根据公开鲜丰官网的公开信息,今年8月,鲜丰战略投资杭州阿凯农业有限公司旗下水果连锁品牌阿K果园子,拥有后者100%运营权和管理权,收编了其100多家门店及多个种植基地,鲜丰的门店规模将近翻番 。
而余惠勇则更热衷于亲力亲为,自主扩张 。他表示,A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仓储及门店建设 。据余透露,单个10000平米的果品粗加工中心需要投入5000万元 。再以北京市场为例,单个门店一次性投入约为50万元,以明年100家门店的规划计算,至少需要5000万元 。
除此之外,此轮融资还将用于全面升级信息技术,引进互联网人才 。同时也将持续投入到供应链建设,“主要是种植基地方面的投入 。”余说 。
冯卫东对此颇有疑虑,在他看来,早期在市场不成熟时,去做种植实属无奈,但市场化的逻辑是专业化分工,要相信每个行业都会有专业的玩家起来 。冯补充道,“我们希望余总在这方面(种植)要有节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他擅长的终端零售领域 。”
冯卫东同时还指出,百果园需要在品牌宣传上下更多功夫,天图资本在投资前做尽职调查时,一位机构律师对冯卫东说:“原来百果园这么大,我以为是个夫妻店呢 。”
百果园营销中心总监陈猛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及其同事对此并无太多办法,言语间对那些在互联网上把品牌玩得风生水起的公司颇有羡慕之意 。
“我们过去一年都在思考如何在互联网搞品牌宣传,但我们总是偏离到营销层面 。”同样来自于营销中心的刘丰无奈地感慨道 。
“现在,我们要主动拥抱互联网 。”陈猛补充 。
不做电商看客
对于电商,余惠勇态度很坚决:“如果我们不去做电商,我们肯定会被淘汰 。”
早在2008年,百果园便上线了旗下B2C水果电商平台——网上百果园,开始了电商探索之路,但订单量极少,且长期未能盈利,于2014年关停服务 。
甫一开始,余惠勇就为网上百果园定下目标——找到既能盈利又能迅速扩大规模的电商模式 。注定不能如其所愿,但余并不气馁:“我们虽然失败了,但我们从不曾停止过关注 。”
在时下O2O大行其道的环境下,百果园不甘心做看客,分布在各个社区的线下门店是成为其天然优势 。目前,百果园已经与快的打车联合创始人陈伟星创立的小美快购形成合作,与京东到家的合作也正在谈判中,余惠勇希望在未来一年,尽可能和更多的O2O平台合作,“前提是价值观一致 。”
但余惠勇有更大的野心,在他的理解中,线上与线下终究走到一起,“而且最终只能是由我们自己来完成线上线下融合,尽管可能我们品类比较窄,规模比价小,但只有这样才能为顾客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 。”余把O2O平台不可能帮助其完成融合的原因归结于“双方无法达到真正的无缝对接”
对于此,冯卫东建议百果园加大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 。此前,余惠勇对百果园自主开发的信息系统颇为满意 。“相对传统企业而言,很不错,但如果要和各种O2O平台对接好,还需努力 。”冯说 。
余惠勇对百果园在新时代的电商探索很有信心,据其透露,年底,百果园App将上线 。但这仍不能排除是余惠勇“既能盈利又能做大规模”电商探索的一种尝试 。
他把线下看得更重要 。
余惠勇把线下门店的铺设称为“花钱”,线上则是“烧钱” 。尽管门店的店租及人力成本将不断上升,余始终还是喜欢花钱带来的心理上的踏实感 。“至少,我还能看到门店 。”余说 。
另一方面,百果园希望自己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事情做了,余惠勇很清楚,前提是百果园的门店能够覆盖到全国主要的大市场,目前,百果园的优势市场集中在华南地区,其中以广东为主,约占其总门店的60%,第二大市场则是华东,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周边苏州、无锡等地,共有300多家 。远达不到其全面电商化的要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