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七月表恩底弥翁 恩底弥翁 济慈( 二 )


我踏遍许多黄金灿烂的王国,
也博览无数美丽迷人的疆域,
曾置身于西部的无穷岛屿,
那里的诗人们效忠于阿波罗 。
我常听说,有一片天地寥阔,
是那蹙额的荷马的领地;
但我无法领会人们的旨意,
直到我听见查普曼铿锵的诗歌 。
于是我仿佛一个观察者将重天仰望,
一颗崭新的行星游入他的视线,
或如壮硕的科特兹,当他以好奇的目光,
凝望太平洋,当他的手下全然
彼此张望,玄思狂想——
而他沉默,在达连的山峰之巅 。
(《初读查普曼之荷马》)
“仰望”是济慈常见的姿势 。在诗歌的国度里,他始终保持谦卑的心态 。尽管他会为发现“新行星”而欣喜,但他知道,那有待发现的世界如天宇和海洋一样浩瀚无垠 。
大约在1817年3月2日,济慈与海顿、雷诺兹一起去大英博物馆参观 。他们几乎穿过整个博物馆才来到临时搭建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像展厅 。拜伦强烈反对英国人掠夺雅典万神殿的瑰宝 。在《游记》中,他曾斥责埃尔金勋爵和英国政府的强盗行为,“谁若眼见英国人的手掌 / 损毁你的墙垣、拆迁你腐朽的圣殿 /而不哭泣,谁的眼睛就迟钝无比” 。当海顿与理查德·佩恩·奈特争论着这些雕像究竟是罗马风格还是希腊渊源时,济慈早已淹没在巨大的雕像群落之中:宁静的马首,残缺的河神,与人马作战的拉庇泰人……大雕塑家菲迪亚斯的珍品令他震撼:
我的灵魂过于孱弱——死亡
沉重地压在我身上,如无意的睡眠,
而每一座想象的绝壁和山巅
都以鬼斧天工诉说着我终将死去,
如病鹰仰望着天宇 。
(《观埃尔金大理石雕像有感》)
“病鹰仰望”一句表达着浪漫主义诗人的坦诚和济慈特有的谦卑 。虽难以企及古人高超的艺术境界,但他能透过这些残缺的雕塑,以心灵的目光感见亘古之前那“巨浪滔天的海洋——太阳——宏大之影像” 。

游戏王七月表恩底弥翁 恩底弥翁 济慈

文章插图
《人们参观埃尔金大理石雕像的盛况》,阿奇博尔德·阿彻绘,1819,大英博物馆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诗人彼得拉克出现在1817年发表的《睡眠与诗歌》中 。这是济慈早期作品中较为成熟的一首,也是他唯一一首完整的长诗,共四百多行 。和华兹华斯的《丁登寺》一样,这首诗也追溯了心灵成长和想象力发展的不同阶段 。诗歌以十个追问开篇——问句是济慈常用的句式,体现一位年轻诗人的好奇与求索,一颗敞向未知的开放心灵:
什么比夏日的轻风更加和煦?
什么比漂亮的蜜蜂更加治愈?
它在盛放的花朵中停歇一瞬,
快乐地嗡鸣,从树荫到树荫?
……
除了你,睡眠,还有什么?
在祥和的田园背景下,诗人继续追问,还有什么比睡眠更加高超?比天鹅的翅膀、比鸽子和雄鹰更加瑰丽?“我”用什么来比拟它?——“诗歌!”在两次重复“我尚未成为你寥阔天宇的光荣子民”后,诗人表明,“我年轻的灵魂愿为阿波罗献上新鲜的祭品”——“给我十年时间,我将侵浸于/ 诗歌,以便按照灵魂的 / 旨意大有作为”,穿过许多领土 。首先,他将穿过“花神与潘神的国度”——天真的境界 。然而,诗人自问:
我能与这些欢乐作别吗?
能 。我必须穿越它们企及更崇高的生命,
在那里,我将发现人心的苦痛
与挣扎……
“转向人心”使济慈与华兹华斯关联起来,拜伦式的英雄则更喜欢自然而厌弃人类 。当诗人作别“冰冷的田园”,一切美妙的幻象荡然无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