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玻璃心是怎么造成的


孩子玻璃心是怎么造成的
孩子的“玻璃心”与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是有很大关系的 。
1、太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

孩子玻璃心是怎么造成的

文章插图
孩子作为家里的小宝贝,备受宠爱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一旦这样的宠爱超出界线,就会给孩子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 。
一些极其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他们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从来就没有让孩子失望过,孩子也很享受这样的待遇 。
2、给孩子太无微不至的照顾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多大年龄学会什么养的技能,那是一定的 。
爸爸妈妈太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关于孩子的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就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 。
3、不让孩子学会失败
相比较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而让孩子失去体验失败滋味的机会,那一直要求孩子,不给孩子试错机会的爸爸妈妈,简直就是让孩子彻底与失败绝缘 。
有些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开心,游戏中就会故意输掉,来“成就”孩子的成功 。
这种故意式的成功,很容易让孩子有一种“我很强”的错觉,一旦在真正的游戏中输掉,很容易让自己的内心失衡,质疑自己的能力,慢慢的就会变得不自信 。
其实,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在遭遇失败后的情绪的表达 。
当然,爸爸妈妈不明所以地盲目称赞,也会让孩子的抗挫能力受到影响 。
爸爸妈妈只是对孩子说,“你很聪明”“你是最棒的”,这样笼统的概括的去评价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失去不断尝试的想法 。
4、习惯性的打击孩子
在一些爸爸妈妈看来,对孩子夸赞很容易让孩子骄傲起来 。因此,为了不让孩子是太骄傲,他们选择对孩子们进行“打击” 。
孩子做对的事情,他们视而不见,一旦孩子们出错,他们就会揪住不放,严声训斥 。
而且,对于孩子合理的想法或情绪的表达,他们都是先把孩子的缺点摆在首位 。
孩子想学习画画,他们会说:“那些颜色的英语单词你都分不清楚,你根本就没有天分 。”
孩子因为琐事与好朋友吵架,心里很受伤,他们会说:“一定又是因为你学习不好,人家才不会和差生在一起玩儿 。”
这样的言语,只会让孩子们认为爸爸妈妈根本就是不爱自己的,他们也就会失去尝试和努力的动力,变得消极敏感,经历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可能哭鼻子 。
如何应对孩子的玻璃心
1、不要过于顺从孩子的行为
家长不要因为害怕孩子不高兴而接受孩子的一切行为 。孩子从小到大的行为是不断被塑造和修正的,如果一个不好的行为家长模棱两可地接受了,那么孩子就会在心中默认这个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长为了让孩子按时吃饭可能会容忍孩子闹小脾气,孩子会认为自己这样做是没有错的,往往情况就愈演愈烈,下一次可能就叫嚷着不吃或者摔碗摔筷子 。
其实家长只是懒得和孩子在这件事上纠结,但孩子会认为原来我这种情况下态度不好也是没事的,那么我下次也可以这样,从而强化为了孩子的负面行为 。
家长在初期应当花时间在孩子的行为修正上,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应当及时的用言语制止并且沟通,适当的褒奖可以正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同时适当的挫折也可以让孩子通过一次次的努力学会如何面对困难险阻,孩子才可以从遇到的困难中汲取经验不断地成长 。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的常态,只有孩子可以同时面对这两种情况才可以适应成长的过程并独立解决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